那个时候正值商贸最发达的时候,充裕的资金允许这些画匠不计成本地,在岩山腹中里建造一座如此恢弘瑰丽的神庙——
尽管那时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巨大的足以容纳全村人的石窟,在百年后遭遇灭顶之灾的余烬之乡意味着什么。
最后的庇护所。
不可喧哗,不可密语,不可诋毁壁画……甚至不可直呼他人姓名。
繁琐的规定,并不是因为在伟大的苏木亚之神面前,凡人卑微姓名不值一提。
这里从来就没有过神灵。
带领流浪的族人抵达神允之地的首领,倒在荆棘密布的幽林。果断指挥人群爬上山中平台的族长,消失于熔融的岩浆。最先推算出悬湖水量的智者,被教廷处以极刑……
苏木亚的历史中,没有以一敌百的力士,没有青史留名的君王。只有那些一生都在黑暗中前行,却至死都未曾见到曙光的无名之辈。
你我的姓名如同荒原野草淹没于沙海,唯有苏木亚之名,在不灭的天光中一次次重生。
猩红的苍穹中,黑色的天洞如同挥之不散的梦魇,笼罩在头顶。
端木坚喘着气,袖子中的若目一动不动。天地间仿佛只留下她孤身一人,独自走向漫漫前路。
不是这样的。
她从来就不是孤身一人。
有一样东西,千万年守候于此,始终未曾离去。
端木坚侧身回望。高台被摧毁,倾圮为一座刚到人腰侧的白色土石堆。上面曾立着一座胡杨木雕,木雕所指之处,就是商队要前往的方向。
后来木雕被偷走,而那时因为商队改道,余烬之村的人再没有钱新建雕塑,只好用五彩绸缎,将低矮的石堆郑重地围在里面,不许任何人破坏。
这是【圣山】。
作者有话要说:
世界线收束√伏笔回收√我又爽了√
话说大家还记得【启明之星】和【圣山】吗?这俩东西第一次出现都是在沙海(6)
启明之星后边那段晨光升起的景物描写,则是直接照抄的沙海(6)开头
其实还有一个战车伏笔也在这里收束了,不过这个更次要。也是在沙海(6)第一次出现,后来在组织人群撤离到神庙时又出现过一次。从要塞之城到余烬之村,从战车演变为货车。跟菱格纹一样,也只一种传承的暗喻。(啊啊啊自己解释自己设置的伏笔什么的,真的好尴尬啊啊啊)
我感觉我沙海篇节奏没控制好,拖得太长,铺垫太多,导致最后大家印象可能都不太深,伏笔回收的效果不太好(菜狗哽咽)
如果有任何建议,都可以在评论区提√我计划着等沙海篇完结后,统一修一次文
(突然感觉好对不起晋江,没法给它盈利还要占用它的审核资源。而且我最近几章字都贼多,几乎章章都要高审。从资本的角度考虑,网站最讨厌的估计就是我这种又菜又爱写的人,嘤)
第72章 沙海(37)
起初,这里是一片混沌的虚无。直到邪神听到了几乎陷入绝望地流浪者的祷告,圈中一块不毛的死地,勾勾手指,地面下塌为盆地,盆地平原中央耸立着一座高耸的圣山。
苏木亚人定居于此,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