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以後,燕飞叫了一声‘妈’,叫得老太太眼泪都下来了,拉着手就不松开,把燕飞窘得脖子後头都红了。
老太太疼燕飞疼到什麽地步了呢?就连儿子跟她说这辈子再也不娶媳妇了,也只叹一口气,说了三个字──作孽哦……
想当年,两个女人坐在一起绣花活。指着肚子订了亲事,你家小燕子要给我们家当媳妇。
好啊,你可得说话算话啊。
等到燕飞呱呱坠地,两个人谁都没想起来那个玩笑──直到这麽多年以後,老太太想起来,才知道,玩笑开不得,说话得算话。
後来大儿子也领回来一个,老太太就不乐意了,她有仨儿子了,惦记着来个闺女,闺女好,贴身贴心小棉袄。包仁杰那孩子长得倒是秀气,可再秀气也不能是小棉袄,充其量是个棉裤头,暖不了头也暖不了脚,还不如个热水袋好使。
後来老太太也想开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爱谁谁吧。
再後来儿子们又领回来俩孙子,虎头虎脑的招人疼,老太太就更懒得操心了。
儿子工作忙,四个儿子,都忙。
领回孙子来也是为了给老两口做个伴,谁家的老人都稀得孙子,儿子们想着,老太太一定也不例外。
可儿子们还是不了解自己的妈,王家老太太,那是一般人麽?
老太太也疼孙子,好吃的好玩的从来不吝惜,大把大把地买。老太太不心疼钱,别人家老人存钱是给儿子娶媳妇盖房子,她就是存也没处花去。
可是老太太心疼孙子,就是不带孙子。坚决不带,儿子再忙,老两口再有空,也不给带。
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做马牛。老太太把这句话,贯彻得很彻底。
工作忙?忙还不吃饭了?自己的儿子自己带,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老太太不侍候!
眼看着儿子们焦头烂额,手忙脚乱,老太太哈哈笑,笑得儿子们直出汗。
就这麽笑着,一年,一年,又一年。
……
过大年,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
老太太贴了门神,一个秦叔宝一个尉迟恭,横眉立目,门楣上请了写春联的老先生提了四个字──警察世家。
一万响的大盘炮仗,俩孙子滴溜起来就放,一点不含糊,震得老太太心脏病差点没犯了。
四个儿子顾不上管教孩子,忙着在屋里包饺子──六个大人,俩胖小子,至少得包上二百个才够呢。
王志文当了局长,忙得陀螺似的,过年能回家吃饭就算是给面子了,刚包了两个就接了八个电话,全是拜年的。
包仁杰什麽也不会干,只能打打下手,收拾桌子擦擦地,干得倒是满欢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