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2 / 2)

但最开始,他并没准备和林愿走到这步。

他比林愿更早察觉到自身内心的悸动,但他第一反应就是刻意忽视与克制。

父母失败的婚姻犹在眼前,周绎看着他们从情真意切走到劳燕分飞,他比所有人都更了解他们之间绝对没有出现任何大型危机,但谁也没办法否认,他们依旧在这岁月蹉跎间,散了。

他不想也不敢再去接受第二次失去,所以下意识的,他选择了朋友这条更为稳妥的道路。他们不会因为一次吵架而情绪激动两不相见,不会因为顾及感情而默默承受最终爆发,他们甚至可以分开,即使往后不得不在两个城市生活,也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感情。

林愿重感情,只要周绎不主动疏远,他们永远不会离散。

但人非草木,在忍不住又开始乱想或后悔间,周绎偶尔会假装不经意得牵住林愿的手腕,饮鸩止渴般手指轻抵脉搏感受林愿的心跳频率。

这可以让他更清晰地感知到,林愿依旧在他的身边。

这也是周绎在面对日渐蓬勃的感情却又不敢越界时,唯一泄露的真心。

不突兀,不易察觉,却又能真切地给周绎一种建立了某种特殊联系的安全感。

后来他还是心软了,原因无它,他不愿意再看见林愿为情所困,不愿意再在看见林愿难过时连个拥抱都没资格给予,连擦拭眼泪都要顾及是否失了分寸。

所以他妥协了,就像他说的,比起往后的分开,他更害怕林愿不开心。

在一起后的日子比他想象中好很多,他见到了很多以前没见过的林愿,柔软,逞强,害羞,贴心,也第一次见到了生气的林愿。

那次慌乱间他失去了语言组织能力,所幸最后也算是和平解决。

但其实周绎很早就知道自己的问题,只是太难改了。

在初三发现父母离婚前,他在爱里长大,他习惯了有话直说,习惯了予取予求,习惯了直白地对人好,但父母离婚的事实却仿佛无时无刻都在提醒他,或许他那样的行为方式是错的。

那次他劝慰林愿“一味沉湎过去只会导致陷入无止境的自我怀疑与不甘心中”,既是在劝他,也是在劝自己。

数不清多少次午夜梦回间,他都控制不住地去想如果自己当时可以再努力一点,敏锐一点,做得好一点,会不会结果就会不一样,他也不会成为一个没有家的人。

即使面上再无波无澜,他也不能否认,他一直是不甘心的。

从某种程度上,林愿是他亲自挑选的家人,在他看来,这是上天给他的第二次机会。

至于为什么选择林愿,他其实也说不清,只是在他看来,林愿真的很像上天送他的礼物,无论是处处都讨他喜欢的外形还是喜好,乃至脾性,甚至是出场方式,都像极了是上天的馈赠。

事实也证明或许林愿确实是礼物,不然怎么会无论林愿做什么他都觉得乖巧,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让他心向往之,说是量身定制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