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2 / 2)

流浪者+番外 石录 1454 字 4天前

闻海微微抬起下巴,仔细看着身边的人——三年多过去,完全长成了成年人的骨架身量,人还真是一步不停地往前走,有人慢慢长大,有人慢慢变老,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你是在担心我,还是在担心你自己?”他问。

柏云旗不答话。

“好,那我现在告诉你,我马上要去卧底,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最短几个月,最长可能死在那里,咱们两个不能进行任何交流,哪怕在大街上遇见了也要装作不认识,当然最大的可能是你根本看不见我,除了我的死讯外你不会得到有关我的任何消息。”闻海语气平淡,“你准备怎么办?想好再回答。”

秒针走了一圈半,柏云旗回答道:“不怎么办,我会过好自己的生活,您回来了,我就在这儿等着,您回不来,那也就这样了,没什么区别。”

“那你担心什么?”闻海轻笑,“虽然国际漫游是贵了点。”

他伸手揽过柏云旗,那人反扑过来,手脚紧紧缠着他,下巴硌得他肩膀生疼。

“会有那一天吗?”柏云旗低声问,“您会离开吗?”

闻海没给他回答,手指在一本书的封面上摩挲着,柏云旗这次终于看清了书名——《邮差总按两次铃》。

“铃铃——铃铃——”,谁都逃不了。

立春快到了,天却还是冷的。

去年号称是十年难遇的“暖冬”,打开电视就有气象专家在分析洋流图,换个台又成了能源专家和环境专家坐在长桌两边,一个说开发新型能源刻不容缓,一个说阻止温室效应事不宜迟,主持人说好好好,两位说的都有道理,我们看看场外观众怎么说,镜头一切,几辆车尾冒着黑烟的大巴车呼啸而过。

天气和人一样,都爱犯矫枉过正的毛病,去年把羽绒服厂家搞得库存堆积几近破产,今年就让早早打出广告的新款春装迟迟难以上市,只有腊梅花开得繁盛。

匿名检举信的事更像是个恶作剧或是警告,把闻海这原本就没多大兴头的过年给彻底搅黄之后,连丝余音都没有就收了尾。案子因为后续又调查出了主管人员非法为亲友牟利和挪用巨额公款,移交给了经侦大队,没多久就上了报纸,新春的第一笔功劳,记在了新上任的经侦队队长陈晓晓头上。

这似乎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尾,除了一个里外不是人的闻海闷声吃着亏,得罪了不知哪路神仙不说,又触了那位“师兄”领导的霉头,话里话外旁敲侧击的意思是闻海这次没被查出不良财产是处理及时,以后还是趁早收手和那个“姓柏的老板”划清界限。

“哎呦我操还划清界限,他怎么不让你写大字报贴那公司门口呢。”柴凡文冷笑道,“别理那孙子,回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