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她娘家人这两日就要上门来提亲。等她娘家人一来,她还有什么好怕的?
仗着有人撑腰,于大嫂根本没把于小花的话当回事儿,甚至还不耐烦的觉得于小花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竟然还插/手到她这个亲娘的头上来了。
这也就是于小花的小福星名声确实足够好,于大嫂惦记着给于小花在镇上找一门大好的亲事。这样日后于小花有了靠山,她这个亲娘也能沾光。
说起来于大嫂一开始也想过要把于小花嫁给她娘家侄子的。毕竟于小花的福气确实好,肯定就能给她娘家带去更好的福气。
可于大嫂才刚把这个话起头,就被于大哥狠狠骂了一顿。
于大哥的话说的很直白。于小花以后肯定要嫁来镇上,决计不会嫁去村里。哪怕于小花日后嫁了人,他们于家也还得指望于小花多多带来好福气,当然不能让于小花嫁的太远。
于大嫂肯定是不甘心的,也很不服气。可于大哥对于小花向来看得重,于大嫂轻易并不敢挑衅于大哥,更加不敢跟于大哥对着干。
实在没办法,于大嫂这才退而求其次,转而想起了于小草。
于大嫂自然知晓,于大哥也不是那么愿意让于小草嫁去村里。但那又怎样?于小草又不是于小花,在这个家里也没那么的重要。那边到底是她的娘家,于大哥还能真的视而不见,完全不打算帮衬?
以前于家没这个本事和能耐,于大嫂不会贪心,也不敢起旁的算计。但是如今于家都搬来镇上了,怎么也该拉她娘家人一把才是。
像二房能有如今的好日子,可不就是钱月儿的娘家帮衬起来的?
这亲戚啊,就合该互相帮衬才对。指不定哪一日她娘家就发达了呢!到时候,就轮到她娘家来帮衬于家了不是?
于大嫂想的很好,也自认这个算盘打的足够精明。哪怕于大哥一开始不是那么愿意,等她多跟于大哥说说其中的厉害关系,于大哥总归会听她的。
这也是于大嫂胆敢背着于大哥,私下里跟她娘家人通气的原因所在。
她都想好了,等她娘家人上门,她立马就一口应下亲事。根本不等于家人开口,也不需要其他人的意见,她一个人就能做于小草的主。
于小花万万没有想到,她这般费尽心思的为于大嫂考虑,于大嫂却根本没有当回事,也不愿意听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