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2 / 2)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到现在,城中百姓已经从最开始的兢兢战战,到逐渐习惯。

一盏茶工夫之后,话题彻底转开,落到另一户人家的二少爷要娶妙音门仙子的事上。

沈轶收拢神识,端起身前灵酿,抿了一口。

在他对面,兰渡正在很认真地吃东西。他把每道菜都尝了三口,三口之后,用灵茶漱口,再去夹下一道。

如此反复,一直到沈轶的一壶灵酿都要喝完了,兰渡终于放下筷子。

他把面前的菜分成三堆。

最多的一堆:八宝饭,糖蒸茄,五香糕……大多是偏甜的口味,其中几道雍州特色菜,还得了小二的大力推荐。

兰渡评价:“不好不坏。”

最少的一堆:东湖蟹,血粉羹。

兰渡皱眉:“腥气太重,不喜欢。”

不多不少的一堆:小葱拌豆腐,蒸鲥鱼,八珍面。

兰渡想一想,话音有点发涩,但还是努力说:“喜欢……”

同样的场面,在这半个月里,每天都在发生。

三句话后,兰渡抬头。

他穿着与周遭修士一般无二的广袖长袍,原先的短发变作一头长长坠下、如雨如墨的青丝,落在肩头身后。

被造化金光点化的系统,在努力地学习什么是喜欢,什么是厌恶。

先生说了,在他学会之前,都不会再「使用」他。

想到这里,兰渡斟酌着,继续说:“这道「一清二白」,滋味清爽,开胃解腻。”

原本也想过用运算来「作弊」,可先生总能察觉异样。几次之后,兰渡意识到,再这么下去只是浪费时间。

他转变态度,按照沈轶的要求,把所有菜色分成三份。不喜欢的要说出原因,喜欢的也要讲明理由。

他得快一点学会,否则的话——

兰渡:“这道蒸鲥鱼,味鲜且美,肉细而嫩。”

“还有。”依然是兰渡的嗓音,与惯常的平和清正不同,这会儿讲话,带着苦恼、犹豫,“八珍面。先生,我能尝出它里面用了多少东西,却看不出来。很……”停一停,“奇妙……”

说完这几句,他停下来,背脊挺直,嘴巴轻轻抿起,看向沈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