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第 208 章 二合一(1 / 2)

红楼宠妻狂魔 瑜姿 8132 字 17天前

“自己的儿子不惯着,难不成还惯着别人的孩子?”陈蕴藉笑着道。

陈蕴藉的话让黛玉愈发无语。

“你这是想养两个混世魔王出来?”黛玉道。

陈蕴藉摇头,“咱家出不了混世魔王的。”

“就你这要什么给什么的架势,还养不出来?”黛玉忍不住笑出声。

陈蕴藉微笑道,“我幼时也很淘气,等到五六岁启蒙后,就得去书院上学,在书院可就没那么多人惯着你了。”

“你在书院的时候,不也有大哥给你撑腰吗?”黛玉道。

陈蕴藉道,“大哥只有在我被欺负的时候给我撑腰,但若是读书的问题,他比先生管得更严。”

“管得好。”黛玉哼道。

要真随了陈蕴藉自己的性子胡来,还不知道会长成这么样呢。

陈蕴藉噎了噎,“……”

“我又不是溺爱孩子的人,你这么草木皆兵做什么?”陈蕴藉好笑。

黛玉道,“没看出来。”

陈蕴藉每日回府,都会抱抱两个儿子。

至于抱孙不抱子的说法,他全然不理会。

两人聊了一会儿,陈蕴藉便去了陈蕴贤的院子。

陈蕴贤喝着茶,听陈蕴藉抱怨一通,完了挑眉,“你如今倒是开始束手束脚了,我虽然让你低调一些,可也没让你低调成这样。”

“这不是怕引起注意吗?”陈蕴藉道。

陈蕴贤呵呵,“你当你现在不引人注意吗?”

陈蕴藉闻言一噎,“这不就是引人注意,才要低调吗?”

“你这个脑子,也就只能死记硬背,搞些这种研究了。”陈蕴贤道。

陈蕴藉:“……”

他怀疑大哥在人身攻击。

“你知道对于朝廷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吗?”陈蕴贤问道。

陈蕴藉想了想,“对朝廷?”

“对,想要让朝廷兴盛,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陈蕴贤问。

陈蕴藉想了想,道,“我觉得,是百姓。”

“详细说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这水,就是百姓。”陈蕴藉顿了顿,“朝廷想要兴盛,就得让百姓都富裕起来,民富才能国富,若百姓贫苦,一旦有什么天灾,朝廷就得马不停蹄的赈灾,可百姓贫苦的情况下,国库也会空虚,这赋税说到底,还是取之于民,若遇到贪官……”

陈蕴贤抬起手,“不要扯远了。”

扯什么贪官?

“简而言之,就是让百姓都富裕起来。”陈蕴藉简略的道。

陈蕴贤看了弟弟一眼,“你这么说倒也不能说错,当今陛下励精图治,登基至今,已有二十三年了。这二十三年来,皇上从无懈怠,他是个真正为民的好皇帝,可他始终都无法让百姓脱离困苦,你可知这是为何?”

陈蕴藉抿抿唇,没有说话。

“你还记得吗?当年你曾同我说过,摊丁入亩之策。”陈蕴贤道。

陈蕴藉闻言,面色微变,“大哥?”

摊丁入亩还是他六七年前跟陈蕴贤说过的治国之策。

当年陈蕴贤就已经打定主意要施行这个决策,但他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去做。

“你说民富才能国富,可这天底下大部分的田都在那些士族乡绅的手里,而百姓只能租田,他们富裕不起来,是因为被这些人掐住了命脉。”陈蕴贤道。

这个道理陈蕴藉不是不明白。

他眉头微蹙,“大哥觉得现在时机到了?”

“时机是差不多了,但还需要得到皇上的支持。”陈蕴贤道。

陈蕴藉道,“此举无疑会得罪全天下的士族乡绅,你确定皇上会支持你吗?”

“如果你的新式水稻能培育出来,达到预想的产量,那么让皇上支持,并不难。”陈蕴贤道。

至于乡绅士族怎么想,陈蕴贤从来没考虑过他们的心情。

陈蕴藉突然觉得压力大,“可我现在没法培育新式水稻。”

“你的官位还是有些低了,新式水稻可以暂时放一放,但你如果有其他的好东西,也不妨拿出来给自己增添筹码。”陈蕴贤道。

陈蕴藉吸了口气,“我明白了。”

他大哥这样事事都要考虑周全之后才行动的人,若是没有万全的把握,摊丁入亩之策,他不会轻易去做。

没有准备好就去做,那不是有勇气,而是愚蠢。

他手里握着的这些新奇的东西,可以说是另一种方式的增幅朝廷,也是给自己增加筹码。

换句话说,只要新式水稻被他培育出来,可以长期的供百姓们耕种,达到亩产千斤以上的产量。

陈家只要不造反,就永远都不会有事。

前几年他刚将新式水稻的存在告诉他哥的时候,他大哥就很激动。

想必也是意识到,只要新式水稻出来,就是摊丁入亩实施的最佳时机。

陈蕴藉也没想到,兜兜转转,最终问题又回到了他身上。

“你也不必心急,”陈蕴贤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朔儿和盛儿刚满月,你可别胡来,手里有什么好东西,你自己计算时间,隔上几个月或者半年拿出一个,至于工部那些嫉妒你的人,你根本不需要在乎他们的目光,等你掌控了工部,这些无能之辈统统换掉就是了,翰林院储备的人才多得是,你想要多少有多少,又不是非用他们不可。”

“我明白了,大哥。”

“明白就好,回去之后好好想想,新式水稻的事,暂时不急。”

“嗯。”

“回去歇息吧。”

陈蕴藉起身告辞,回到明心院,还是有些心事重重。

黛玉正在逗两个儿子,见陈蕴藉情绪不多,让奶娘把两个儿子抱下去。

“想什么呢?”

陈蕴藉回过神,就见黛玉手里举着杯子,递到他面前。

他接过杯子,喝了口水,“在想一些事情。”

“你不是刚去见了大哥,大哥没给你解惑吗?”黛玉道。

解惑?

他没什么困惑,就是有些压力。

“没有疑惑,解什么惑?”

黛玉奇怪的看着他,“你不是为了研究新式水稻的事,去找大哥的吗?”

“新式水稻目前还不能培育,”陈蕴藉叹了口气,“这耕种之事,不归工部管。”

田地耕种,赋税徭役,全都是归户部来管,自然的,这耕种也是户部的日常工作。

陈蕴藉如今身兼两职,但都跟户部没什么关系。

“田地耕种归谁管?”

“户部管钱粮,田地,户籍,徭役等,这耕种自然也是户部的事。”陈蕴藉解释道。

黛玉想了想,“我爹现在是户部尚书,你若是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去找我爹。”

“事关重大,等我准备好,再去找你爹。”陈蕴藉道。

新式水稻如今与摊丁入亩的政策牵连在了一起,目前新式水稻还没有头绪,直接拿仓库里的粮种去种,在京城这样不适合种地的地方,亩产也能有七百斤,若是能去富庶的江南一带,好好种,达到亩产千斤应该不难。

“新式水稻既然不能培育,那你在愁什么?”

陈蕴藉揉了揉黛玉的头,“说来话长,等以后再跟你说。”

黛玉识趣的没多问,转而说起两个儿子。

陈蕴藉含笑听她说。

次日,陈蕴藉去了工部衙门点卯之后,去找了他舅舅宋池。

“你想去都水清吏司?为什么?”宋池有些难以理解。

工部下设四司,以陈蕴藉目前管的营缮清吏司为首,其次是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和屯田清吏司。

屯田清吏司就是官工部工匠数量钱粮,还有各地煤窑开采等事。

虞衡清吏司之前就说过,这个部门管军器等物。

都水清吏司指责就比较多。

河道、海塘、江防、沟渠、水利、桥梁、道路,还有各省修造战船渡船等等事宜。

陈蕴藉之前就已经画了图纸给梅家人,战船已经在造,还去都水清吏司做什么?

“我有些想法想要试验一下,还请舅舅通融一二。”陈蕴藉道。

见陈蕴藉嘴巴这么严实,想来不是凡物。

宋池叹了口气,喊来自己的副官,让他带着陈蕴藉去都水清吏司,“你悠着点,别乱来。”

“我心里有数。”

陈蕴藉跟着舅舅的副官到了都水清吏司,然后直接要了人,离开了工部衙门。

至于陈蕴藉带着人去做什么了,也没人敢问。

现阶段陈蕴藉也不好做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因此他挑了水泥来做。

老话说得好,要想福,先修路。

水泥这种东西,哪怕到了现代,也是常用的东西。

十分的实用。

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陈蕴藉基本上就将成品弄了出来。

有目的的直接去做水泥,其实要做出来不难。

他将东西做出来之后,就直接入宫面见陛下。

关于水泥的各种妙用,陈蕴藉都写了折子上。

皇上看完折子,让陈蕴藉带着工部的匠人入宫,在东北角偏僻的宫苑,让他弄水泥地。

这水泥干得快,两三天的功夫,平整的水泥地就好了。

皇上踩着坚硬的水泥地,拍着陈蕴藉的肩膀道,“朕没有看错你。”

陈家这两兄弟,都不错。

他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要破格提一提陈蕴藉的官位。

但这水泥路建造出来,只要修一条水泥路,往后想要运输物资,可就比过去要省时省力得多。

而且,水泥不单单可以用在修路上。

从前水患只能用沙包去添坑,如果用水泥建大堤,即便拦不住汹涌的江河,可也比现在的大堤要强一些吧?

陈蕴藉出宫之后,皇上反复的在想水泥的事。

过了两三天,他终于下定了主意。

陈家这两兄弟非常不凡,既然他们有这样的能力,就把他们放到该放的位置上。

如果因为陈蕴藉年轻,就压着他,不将该给的东西给他,长此以往,怕要冷了爱臣的心。

像陈蕴藉这样实在的臣子,皇上可是真没见过。

从陈蕴藉入仕之前,就前前后后帮他解决了好些事,那大烟就是陈蕴藉发现的。

若是换个人,也未必会察觉大烟的危害。

可陈蕴藉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

若是当年陈蕴藉没想到这点,直接就离开了江都,等大烟泛滥成灾,只怕他后悔莫及。

入仕之后,陈蕴藉也是屡次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