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们在学校也给人当家教补课,在学校成绩好的出去给人讲课费用开的贵,能拿出手的成绩一般的,价格就便宜,”杨默如实说。
“还有人花钱请人补习的吗?”杨大民没听过,乡下孩子养的粗,别说花钱请人补习,还有好多家长为了省钱不让孩子去念书的。
杨默耐心给他解释,外面的世界和老树巷不一样,这里太落后,村前村后都是泥腿子,一辈子在地里刨食,自以为的天大地大只有老树巷这么大。
然而外面的发展早已今非昔比,城里国营工厂多,工人也多,还有许多是老派的资本家,他们注重教育,培养孩子的兴趣,学画画学艺术。
这一点,林诺就深有体会了,因为再过十几年,对孩子的培养会更激进恐怖,这个时候的乡下人还舍不得花这份钱,认为是浪费,城里的有钱人并不这么觉得,钱花在孩子身上是投资。
“那你这次去找校长也是想找这种家教的活?”
“嗯。”杨默想过,一天多讲几个小时的课也能挣十来块钱,一个月就有三百多。
虽然错过了去南边发展的机会,但能留在锡城的话也可以接受。
见两人谈的话题比较专业,许娟和杨大民后面都不插嘴了,听他们静静的说。
林诺手指搭在桌上轻轻敲着,摇头,“太浪费了,简直浪费了你这么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此话怎讲?
林诺饭也不吃了,把碗推到一边,“你高中念的第一中学,据我所知咱们镇子上能考上一中的不会超过三个人,由此可见,你的成绩特别优秀,再说你的高考成绩,一中前三十名,妥妥的好学生。
然后是你大学的成绩单,门门优秀,这些就是你资本,与其一对一当家教,你就没想过开个培训班?一样是讲课,教一个人是教,教一个班也是教。”
杨默听懂了,“你的意思是开班授课?”
一旦话题开启,两人相互发表意见讨论起来,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两人碗里的饭还没动,许娟就让他们先把饭吃完再慢慢讨论,两人吃好了饭,把桌上的东西收收,又开始讨论办课外补习班的事。
刚起步也不能太贪心,杨默以前给人做过家教,手里还有点这方面的人脉,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开个小班也行,利用暑假最后一个月哪怕挣三百四百也是好的,关键还在于如果这个补习班效果好,等杨默学校最后一年开学,还能继续办下去。
最重要的一点。
杨默没有说,但他心里已经这么打算。
补习班如果能办起来,学校那边的小卖部他就退出了,当初让孟染加入就是迫不得已,也是因为他不能失去这笔收入,现在如果有了新的选择,他不愿意和孟染有交集。
“这件事还是挺繁琐的,我估计你一个人也办不来,找郑鹏飞一起吧,我看郑鹏飞这个人还是挺靠得住的,你们两个商量着来,”林诺是真诚建议,如果是合伙做一项事业,这个合伙人的选择非常重要。
孟染就算了,这女人一看就是个恋爱脑,不适合拼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