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2 / 2)

林若云和陈爱学面面相觑,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吗,他买个车怎么比他们买件衣服还容易?

瞧瞧京市的路,这上面能有几辆轿车?大多都是自行车罢了。

自行车走的是辅路,因此这一路几乎是畅通无阻,而长安街离京大并不算很远,不到二十分钟他们就到了目的地。

长安街的城楼,可以说是很多华国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当年就是那位老人站在这上面,向全世界宣布华国的新生,华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很多人都在这儿留影纪念,或是苍老或是稚嫩的面庞上都挂着灿烂的笑意。

马丁也被这个氛围感染到,让林若云和陈爱学过去摆姿势拍照。

学艺术的人,似乎天生就更加浪漫,拍完端庄得体的照片,马丁还指挥着这对夫妻作出了不少好看又亲近的动作。

陈爱学悄悄在心里把对马丁的评价上涨了一些,这个外国人虽然爱炫爱夸,但还挺热情的,能处。

参观完城楼后,马丁就驱车带着两人去了长城。

长城比较远,要开一个小时,为了活跃气氛,马丁就打开了车上的收音机。

收音机里播的是英文歌,林若云听了几句,发现难度有点高,但旋律挺好听的,也轻轻跟着打拍子。

这车坐着真挺舒服的,哪怕地上有坑洼,车身内依旧平稳舒适,感受不到什么颠簸,换成他们以前坐的公交车,早把人颠得五脏六腑都移了位。

快中午的时候,汽车开到了八达岭下方,马丁去停好车后,三人就开始爬长城。

作为历史名胜,长城的人气还是很高的,因此来这参观的人还挺多,一路走走停停,行进的速度并不快。

到了北四楼的时候,前方彻底堵着了,三人也干脆停下来,坐着歇息。

林若云发现长城砖上有刻画的痕迹,一一读过去就发现了不同,今人刻的大多是“xx到此一游”,而古人刻的则是“万历六年振武营右造”之类的话,有点像为了保证监造质量而保留下的一种证据。她跟陈爱学和马丁说了自己的发现后,马丁就拿着相机激动的拍着。

林若云不知道她一个外国人在激动什么,就好奇问了出来。

马丁解释道:“我们国家有一位历史小说家,他在一部科幻小说里写到未来人类因为生存环境不得不移居离开地球,人类在别的星球上眺望家乡,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万里长城。你说是不是很浪漫?”

林若云:都逃亡到异星球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谁会想到浪漫不浪漫。就算是眺望,那也是怀念悲伤吧,怎么就跟浪漫沾上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