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页(1 / 2)

第84章

在指导的时候, 孙老就跟林若云说过,第一个上台的选手得分通常不会太高。

因为比赛才开始, 评委们还不了解选手们的实力, 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一般会给一个保守的分数,它往往是整场比赛里的中等值。

除非, 第一个选手太优秀了,优秀到后面登台的选手都是第一位选手的陪衬,这样才能扭转局面。

林若云深吸了口气, 从容上台。

没有再抽签的机会了, 只能好好应对接下来的考验。

上台后她扫了一眼评委席, 五位评委里有一个是著名主持人,一位外宾, 另外两位则是教育界赫赫有名的泰斗,最后一位不认识, 看铭牌是教育部的人。另外, 大厅角落里还摆着摄像机。

看来主办方对这个英语竞赛的重视远超大家的想象。

林若云再次调整了一下呼吸,开始做自我介绍。

她的自我介绍中规中矩, 不出彩但是也不容易出错。这是孙老之前制定的思路,评委的中外配置她早有预测,但选手不能为了讨好外宾而忽略本国评委的意见, 所以这第一段求稳就好,重点在后面两关。

孙老说,好的演讲者能把平平淡淡的文字,渲染出石破天惊的气势, 而能力不足的演讲者, 纵然给他一篇传世佳作, 也会念得词不达意。所以在舞台上,演讲者本身的表现才是重点。

刚开口的时候,由于紧张,林若云的声音有点飘有点小,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她迅速调整。她的目光不再望向评委而是凝聚在半空中,语速变得不疾不徐,加上天生的好音色,使得她的发言十分悦耳顺畅,听起来彷佛一泓涓涓流淌的清泉。

林若云渐入佳境,身上的肌肉跟着放松,仪态也展现得落落大方。

自我介绍完毕后,评委中的主持人就开始提问。

或许是出于本职的缘故,他在提问时,就有不少诱导性提问,想要回答他的问题并且用英语可不容易。

不过,没有难度怎么能脱颖而出?

林若云就用英语讲述了自己在农村的生活,提到养蚕时,便顺其自然的说到了丝绸,再延伸到了古代的丝绸之路。说到这里,评委中的外宾也来了兴趣,面带微笑的听着她和主持人探讨华国历史,偶尔也会提问。

看着底下一半的评委露出了笑容,林若云揪着的心有一半放回肚子。

但是怎么还不开始第二关,再这样下去时间就不够了啊?每个选手只有十分钟时间。

接着评委中的主持人就让林若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