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徐老话头一转,近乎严厉的嘱咐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危险。这个危险,不只是人身问题,还有思想问题。有的话我不好说,但你们要明白一件事,外面再好都不是你们的家你们的根。”
夫妻俩重重点头,“老师,我们会回来的。”
孙老进屋,然后拿着一个信封出来,“这个你们俩拿着。国外不比国内方便,干什么事都要花钱、交税、给小费,钱就跟水一样哗啦啦的流出去。而且国外的东西很贵,这个你们俩要做好心理准备。”
林若云跟着孙老,经常接触国外的书籍报纸,对那边的物价还是比较了解的,她也不矫情,干脆的收了孙老的信封,打开数了数,有一千块。
“老师、师母,这个钱我们确实很需要,所以我们收下了,但是这跟钱我们不能白拿。我给您二位写借条。”
“不用,不用…”徐老拦住她。
陈爱学也说,“老师这么多钱,不写借条,我们不敢收。”
孙老笑呵呵点头,“老徐,就让他们写吧。难道你还担心他们还不上?”
“那…那就写吧。”
夫妻俩写了借条,然后摁下手指印,才安心收了钱。
夫妻俩把这钱存到了银行里,存三个月。据说米国是五月份开学,那他们四月走,中间还有个三个多月,这三个月也能多几十块利息。
放假后,两人收拾东西去了鹏城。
离过年还有段时间,回家也没事干,不如去鹏城打点短工、摆摆摊,能多挣点钱是一点。
因为去过两次,还待了那么长时间,两人这回是熟门熟路。
他俩先去找了大哥和二哥,瞧见他俩过得不错,也很是欣慰。
陈爱学和林若云待不了太长时间,不好租房也不好进厂,干脆和二哥一样摆摊。至于住的地方,大哥跑去睡工棚了,便空了一间屋子出来,正好让给夫妻二人住。
靠近年关,各大厂子工地都关了,工人们领了工资,手头富裕,还有那些从外地来打工的人,他们要回家肯定是要准备东西的,所以小摊和商店的生意特别好。
连陈爱军都说这最后半个月挣的钱顶得上从前一个月挣的。
过了小年,这座忙碌的城市逐渐恢复宁静,陈家兄弟几个也收拾好东西,踏上了回家的路。
第94章
照老规矩, 回家之前先给家里发了电报,告知火车到站的时间, 好让家里人来接应。
冬日里没啥农活干, 陈老爹早早的就到了站外等候。
兄弟几个一出站就看到了陈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