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2 / 2)

老王爷谢长明散财有方,王府私库的东西少的可怜,能让他在老王妃过世之后还不曾变卖的东西,自然都有来历。

刘婆子是老王妃的陪嫁侍女,在镇南王府多年,对老王妃生前陪嫁之物很熟悉,闻言有几分犹豫:“大郡主,那对玉镯可是老王爷的心头之物,他保存了许久,您贸然给陈氏?”

大郡主惆怅的望着父亲:“父亲昏迷多年,他若是能醒过来阻止,我便不做这主了。”

刘婆子心道,若是能醒过来才怪。

别瞧镇南王府的二郡主使得一手鞭子,脾气暴烈,似乎人见人怕,但这王府里,真正主事的却是大郡主,连常年驻守靖临的小王爷也及不上她。

无论刘婆子心中做何感想,差事却办得利索,待得姐弟三人外加江颐落座,老仆奉茶上来,她已经去而复返,捧着个紫颤雕着合欢花的匣子递了上来。

大郡主示意她将匣子送过去,刘婆子便捧着匣子送到了江颐面前,还不舍的抚摸着上面雕花,轻轻打开奉上,唠叨道:“这对镯子是老王妃陪嫁之物,生前很是喜爱,陈姨娘一定要小心爱惜。”

穷困潦倒的大长公主今日刚刚从聂蓉处发了一注财,没想到转头便收到一对绿汪汪价值不菲的镯子,面上笑容都真切起来:“我一定小心爱惜。”

见面礼收过了,茶也喝过了,听着王府姐弟三人闲聊,江颐也插不上话,静静坐得一阵子,闲极无聊便伸长脖子去瞧安静躺着的老王爷。

她很早便听说过谢长明之名,与林家老将军不知道打过多少仗,甚至后来两人都打出惺惺相惜之情,可惜各为其主,也只有战场上见真章。

江颐看着看着,忍不住起身往床边走去。

谢芷枫才要张口开骂,便被谢芷君阻止,谢懿起身跟了过去,眼睁睁看着江颐掀起老王爷的眼皮观察眼珠,从被中拖出老王爷的手,细细观察他的指甲,还扒开被子去看他脚上皮肤。

谢懿按捺着心中剧跳,柔声问:“叶儿可懂医术?”

“不懂。”江颐不顾谢懿的心情,还有身后谢芷枫几乎要开骂的暴脾气,抓起老王爷腕子,细细观察他的血管,甚至还扒开老王爷中衣,也不知在他身上寻找什么,紧跟着说:“大长公主从小在报国寺跟着太后长大,诸位可听过吴国的报国寺有位高僧?”

“圆觉大师?”姐弟齐齐出声。

前朝末年,报国寺圆觉还是个年轻的小和尚,但当时他跟着师父奉诏入京卜算国运,前朝末代皇帝追问不休,他师父闭眼不语。

那末代皇帝暴戾,连续追问数次,见老和尚只闭口叹气,竟手起刀落,斩下了一代高僧的头颅,激怒了圆觉,他抱着师父的头颅留下八个字:“灭国之乱,近在眼前!”

谁曾想那末代皇帝竟改变了主意,一刀踢开其师的尸体,吩咐左右拉去乱葬岗给野狗吃,提刀大笑:“不过是个和尚而已,朕还以为他的脖子是精铁铸就,刀砍不断呢。你这小和尚妖言惑众,朕才不相信。将他打入天牢,朕要他睁大眼睛看着,朕是如何稳坐天下!”

圆觉和尚扑上去抢到其师的头颅,牢牢抱在怀中,不肯松开。宫中侍卫扑上去要抢,那暴戾的帝王见此情景有趣:“他既喜欢,便让他抱着这老秃驴的脑袋去坐牢吧。”

圆觉和尚抱着其师的头颅被押入大牢,其后果如他所说,战乱迭起,此后乱军攻入京都,前朝皇帝被重臣勒死在金殿之上。

其后圆觉大师天下闻名,而他的断言也被证实。

他抱着师父的头颅回到报国寺,等安顿好其师的身后事,便开始周游天下,时常在战乱中救助百姓,邺吴如今虽分属两国,但当年战乱之时民间却有无数圆觉大师的传言,有说他医术高超,可生死人肉百骨,也有说他一双眼可看透普通人的前世今生,总之传的神乎其乎。

谢长明当年病倒之时,谢家姐弟三人也想过请圆觉大师前来救命,但邺吴两国之间多年相争,且谢长明还是靖临军主帅,朝中也有人阻止,总归各种原因之下,未能成行。

江颐此刻提起圆觉大师,三姐弟神情大变,特别是谢芷枫已经急急催问:“你……你认识圆觉大师?”

“能请大师来为我父王治病吗?”

“恐怕不能,圆觉大师已是百岁老人,如何经得起长途跋涉。”江颐今日几句话,已经让谢家三姐弟的心忽上忽下,忽喜忽喜,她却不当一回事,道:“不过,我瞧着老王爷这病症,也许还有得治。”

谢家三姐弟:“……”

能不大喘气说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