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1 / 2)

那以后,哪里还有他们的说话权?

以后指不定,村口那天大河,都要全被大湾村接回去了。

何田想了想,也觉得对。

可是——

“怎么让她病退?”

“哥,你不会忘了大脚村吧?”

“大脚村的秘密,当年萝卜头留下来的东西.......”

.......

早稻收成后,立马就进入下个季度的育苗播种。

有了实验田的丰收,大湾村全村人投票决定,下一季的肥料,全部用上转化肥。

顾胜利还特地过来询问,问顾锦能不能匀一些出来。

顾锦当然可以。

虽然实验田的收成变好,但那也只是小数据,并不俱说服力。

要是大湾村能使用转化肥,反而帮了顾锦他们。

于是,在进入下个季度前,整个大湾村村民都在忙耕耙,忙施肥,忙得不亦乐乎。

最后书记也过来看热闹了。

书记严塔看着眼前这么其乐融融的一幕,跟小邹助理感慨,“小邹啊,你说,要是清河县其他村子,也能像大湾村一样就好了。”

这样,他一开始就不会提出什么交换计划,也不会引来麻烦的后续。

严塔想到刚才过来时,州吴县书记还不死心的想跟他们交换知青。

双眼闪过寒光。

他们说得好听,名义上是交流学习,但谁不知道谁呢。

“会的。”

“我想以后会更好的。”

“希望如此吧。”

“我原本还不放心让顾同志把机器留在大湾村,现在看来,留在大湾村也没有什么不好。”

小邹助理听了书记严塔的话,眼里闪过诧异的光。

还有,莫名的,小邹觉得书记有点无耻了。

......

全村施了转化肥后,立马进入育种插秧阶段。

插完秧,村民们就在忙碌的等待中,等待秧苗的变化。

一开始,跟实验田一样。

秧苗的生长变化,并没有太明显。

后来顾锦猜想,应该是转化肥被贫瘠的土壤所吸收了。等土壤吸收到一定程度,才被秧苗吸收。

变化,也却是如顾锦所想。

等土壤吸收到一定程度后,秧苗就开始飞快成长。

一厘米,两厘米,五厘米,十厘米,甚至十几厘米的增长。

有经验丰富的老农民说,这一季度的粮食长势,比往年好了不止两倍。

这个定论一出,全村欢呼。

顾锦四人也开心,因为他们拿到了更完善的数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