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把腊肉挂得高一些,防止弟弟又突然拿走,去招待隔壁的小青梅。
挨骂的小石头站在墙角,高高仰望着哥哥,泪水与口水齐飞。画面一度十分搞笑。
很好,还知道孝顺长辈,让爷爷奶奶先吃。
校嘉华决定,暂时不告诉校大宝同志,他未来的命运,已经被解放军爹爹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
书单有了,关键是如何去县城买书。
去县城要乘坐公车。乘坐公车,则需要村里的证明信。
校嘉华耐着性子,在青河边钓了几天鱼。
终于,赵村长请人来通知她,青河村申办农村供销社的请求,县里已经审批下来了。
校嘉华激动得扔掉鱼竿,飞快往大队大院跑去。
赵富达正和几个村干部开会,看见校嘉华进来,急忙说:“笑笑,你来得正好,我们已经开始商量,新的农村供销社在哪里办?如何办?”
商铺的选址非常关键,校嘉华直接参与讨论:“大家有合适的场所吗?”
赵富达:“我们一致想,开在农场旁边,大伙儿每天去上工,需要啥东西也方便置换。”
“太偏僻了。”校嘉华摇头,“村民只有农忙的时候天天去上工,而且都是青壮年劳力。设在农场附近,对老人小孩不方便。况且,万一到了农闲,也不是人人都去农场的!”
“那你觉得,设在哪里好?”
“村口就行,离村民宅基地近,也方便收发货。我记得那里有值班巡逻的宿舍,咱们扩建一下,一间做门面,一间做库房。以后值班的人,既看人也看货。”
村支书孙国栋提出了疑问:“设在村口,那岂不是外村的人,也能进来?”
客流即货流,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呀,我的老支书!校嘉华心里说。
她嘴上却很正经:“不怕,到时候咱们优先满足本地人的需求。其他村的人来了,也是给咱们贡献业绩,哦不,贡献成绩。”
赵富达点头:“笑笑说的对,县城管商业的领导也说了,只要咱们搞得好,就优先给咱安排化肥尿素。”
老支书一听也高兴,“那咱得好好干!”
开店三要素,无非是人、货、场。场子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人员和货品的问题。
人员方面,采购、司机、营业员,缺一不可。
“司机不用担心,咱青河村不缺会开车的。采购就让笑笑来,这小媳妇儿脑子灵活。站柜台的,形象得好,就从知青里挑。”孙支书积极地说。
赵富达也赞同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