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 / 2)

等到周末,业绩又达到了一个小高峰。紧接着,月底最后三天,越是临近国庆,供销社的销售额越是一天比一天高。

九月三十号这天,全县的单日销售额,直接打破了近十年的最高纪录。

校嘉华去供销社巡店,走在大街上,都能看到好几个姑娘、小伙,穿着用劳动布做的新衣服,欢欢喜喜,为祖国母亲庆生。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达到了目标,但是大部分供销社,尤其是一级门店,都超额完成了任务。

再加上农村供销社的营业额,全县九月下半月的销量,依然超越了过去两个月的总和。

校嘉华铤而走险,擦边完成了她和马兰珍的赌约。

只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高压之下,必有突破。

国庆期间,校嘉华白天参加县里的庆祝活动,晚上则加班加点写总结。

她把长绒棉的产销数据整理好,随着一些上海特产,打包寄给了缇县农垦研究所的知青。

.

节日过后,供销社公司的复盘会议上,马兰珍的脸色难看极了。

她没好气地问:“听说这次,校经理为了冲业绩,给供销社制定了高额任务。还承诺社长们,谁完成任务,谁就优先发冬棉?”

校嘉华大方承认,“马会计消息很灵通嘛。”

“哼,且不说下一批棉花什么时候到货,你这种开空头支票的行为,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典型的小布尔乔亚!”

校嘉华惊了,这个马兰珍,怎么动不动给人盖帽子?

对付这样的人,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马主任,此言差矣。伟大领袖教育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高攀。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有什么不对吗?”

校嘉华故作委屈:“新布卖的好,是为了让老百姓穿的暖。老百姓穿的暖,才会有更多精力,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您这样否定大家的努力,是在否定现代化建设的大方向吗?”

“我、我哪有这个意思?校嘉华,你怎么又污蔑我!”

马兰珍算是明白了,在这位能说会道的校经理面前,打嘴炮,她永远讨不到半点好处。

她索性闭麦,用眼神暗示许德顺主持公道。

许德顺接过话题,“不管怎么样,校同志辛辛苦苦从边疆搞来棉花,不仅为县里创收,还让百姓有新衣服穿,这是极大的好事!校同志得到了商业局和县领导的表扬,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来,大家一起为她鼓掌!”

会议室响起参差不齐的掌声,就数丁勤勤和几个年轻人鼓得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