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九功面露难色,太子每日都会寻他,探听一些消息。这几日,太子还算是上进了,床底下只剩一本《百家姓》。
康熙见着梁九功神色,什么都明白了,“梁九功,明日在南书房内置办一张小书桌。”
第二日辰时时分,胤礽如往常一样陪着康熙用早膳。
[嘴上沾了东西吗?汗阿玛一直盯着我。]
[背后咋感觉有点凉,起风了?]
[溜了溜了,回屋吃糕点也能够填抱肚子。]
咸鱼的第六感告诉胤礽事有不妙,“汗阿玛,保成已经吃饱了。汗阿玛,这么久了,保成连《三字经》都没能背熟,是不是对保成很失望?保成先行告退,回小书房读书去了。”
“咳咳。”康熙呛住,人小唬人的本事却不低。
愧疚欲哭的小眼神、低下头露出失落神色的那一瞬间……若不是他能听见胤礽的心声,怕是给这小子骗了过去。
子不教、父之过。
康熙硬起心肠,“既然保成不饿,那撤了,咱们走吧。”
走,好的……等等,咱们?汗阿玛要一起,要带他去哪?
康熙牵着一脸懵逼的胤礽上了龙撵,胤礽听到起轿时,梁九功高喊:“摆驾南书房。”
南书房内,胤礽坐在小书桌前,一脸的生无可恋。
他的正前方,康熙正在埋头处理奏折。
“保成,不许偷懒。喝茶的时间已经过了,继续读《三字经》。”
年纪小、腕力不足,不用写“作业”,本是好事。如今却成了掣肘,康熙不用抬头,就知道他有没有在认真学习。
“人之初、性本善……”胤礽苦着脸,他有些想长大了。
至少那时,有一众好兄弟分担康熙的火力。呜呜呜,羡慕宫外的胤禔。
[他“相亲相爱”的好大哥,快来救救弟弟。]
胤礽想承祜救他吗?康熙犹豫了,胤礽只是二岁,他是不是逼太紧了?
康熙想了想,他抱起胤礽,“梁九功,去慈宁宫。”孝庄太皇太后抚养了两位皇帝,有经验,他去取取经。
孝庄听康熙说了前后缘由,有些意外。
胤礽一直乖巧懂事,怎么会排斥读书?莫不是有人在偷偷误导胤礽?梁九功管着乾清宫,应该不会闹出如此纰漏而不知。
如此麻烦了,胤礽身为太子却厌学。皇帝对胤礽上了心,太子轻易不能废,如此种种对大清可不是件好事。
孝庄一瞬间想了许多,“皇帝,太子乃一国储君。年幼顽劣不自知,你既然决定亲自教养,需狠下心,不能轻纵。”她见康熙依旧犹豫,话语声加重,“你父皇就是因为祖母心软,百般依着他。他因为那个女人,竟然放弃皇位……皇帝,你想想在二岁时,你的境遇。”
康熙沉思,“皇祖母,孙儿知道如何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