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页(2 / 2)

她终于知道元爷爷他们,为什么总是说左家一窝的狐狸了。

这‘逃离’的速度和态度,她自愧不如。

萧卿被逼着当了馆长了。

这个消息一出,又引起了一阵‘追星’的风。

毕竟这么年轻的领导,真的很少见。

萧卿二十岁都不到,就当大领导了。谁不想看看她,跟她学习学习?

于是本就人满为患的药膳馆,再一次的迎来了新的高峰。

堂食的空间早就不够了,最后没有办法,他们决定把隔壁休息室腾出来。

可即使是这样,依旧不能满足每天不断加升的人。药膳馆原本每天只做五百人的份,现在已经翻倍了,依旧没能满足需求。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要不,再加人?”左明伟提议。

萧卿这几天特地观察了一下,其实今天已经比前几天,少了不少人了。大概是过来凑热闹的人散了,留下来的,才是有心想买药膳的。

萧卿摇头,“不用,我们现在的人手够了。”

现在厨房加上萧卿,一共五人。外面收钱票一人,服务员两人,搞卫生一人,最后加上管理的左明伟,人手已经够了。这样的配备,比一般的国营饭店,都要多了。

“可是——”

“等过几天,人数就会降下来的。你没发现今天比前几天要少人了吗?这些人,不过是想过来凑热闹而已。再说了,过两天等我们换了药膳的单子,人数也会少的。”

左明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得有点多,总觉得萧卿换药膳单子,是为了减少过来的人数。

果不其然,等两天后,萧卿把药膳单子换了。过来的人,就少了。

但却一点也没影响她的名声,因为新的药膳单子主打中老年人的身体调养,风湿、关节病等。

这几道药膳一出,瞬间引起更大的轰动。

也引来更多的感激。

这个年代,因为很多人年轻时都不怎么关注自己的身体,很多父母都年轻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把自己当牛使用。人老了,各种病痛就来了。

但老了,身体会变差,有时候吃药也没用,需要慢慢调养。而药膳馆新推出的药膳,就刚刚好。

有人一开始虽然打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过来试用,但吃了两次后,身体真的有明显的变化。一来二去,药膳馆的名声就更大。

不仅省城各个区域的人闻风而来,就是隔壁市的人,听到省城有这么一个药膳馆,也不迟千里过来,就为了试这一口,调养身体。

药膳馆的名声越来越大,萧卿的名声也跟着被人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