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棉衣(2 / 2)

“校经理说得对,剪!”

仝其芳认真对工人们下令。

.

第三天,国棉厂的棉衣生产线磕磕绊绊起步后,校嘉华总算得空,回了趟青河村。

因为她早先的不告而别,校大宝和小石头,都憋了一肚子气。

校大宝向弟弟商量着,“哼,这次等娘回来,咱们一定要一个星期不理她!”

小石头点点头,又摇摇头,小声道:“哥,一个星期有七天,太长了!娘会伤心的。”

想想也是,校大宝又道:“那就三天?不能再少了!”

崔丽芬端着两碗野菜面汤,从厨房走出来。

她听见兄弟俩的对话,好笑地提醒他们:“按照以往的惯例,你们娘回来后,能在家待两天就不错了!”

“……”这是一个悲伤的事实,兄弟俩表示有点扎心。

突然,大门口传来久违的三轮车声。

校大宝和小石头对视一眼,确认不是幻听,立即丢下手里的面汤,争先恐后地跑了出去。

“娘——”

小石头一叫,就被校大宝瞪了一眼,恨铁不成钢。

小石头本身也有小情绪,立即噤声了。

校嘉华看出兄弟俩的小表情,居然不像往常那样,冲过来抱她,她就猜到,他们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她也不解释,只谢过司机师傅,拉着两只行李箱,走到院子里。

崔丽芬怕闺女累坏了,急忙解了围裙接过来。

她疑惑道:“这箱子怎么这么重?我和你爹送的药,女婿的二婶没有收吗?”

校嘉华喊了声娘,笑着回答:“收了。二婶当晚就用了,她还夸效果好,让我好好谢谢您和爹呢!”

“那就好,等她用完了,回头我们再寄一些过去。”崔丽芬又拉拉箱子,“这里面是什么?”

“里面都是二婶和白恪言买的上海特产,吃的用的,还有很多好玩的……”

校嘉华故意回答得很大声。

校大宝和小石头一听见有吃的、好玩的,心里还在抗拒,身体却很诚实地围着箱子,走不动了。

校嘉华利落地打开,满箱的宝贝物件,齐齐弹了出来。

她取出两只铁皮小青蛙,拧上弦,两只胡里花哨的小青蛙,立即像是活了一般,跳出校嘉华的手心,在院子里蹦跶起来。

“小青蛙!”

校大宝和小石头高兴疯了,这是他们做梦都想得到的小玩具,堪比后世的奥特曼和变形金刚。

可惜,他们还没追到,校嘉华就眼疾手快,收起了玩具。

“娘,我要小青蛙——”

“娘,我也想要——”

校大宝和小石头馋哭了。

校嘉华故作伤心道:“这是你们解放军爹爹,特意买给你们的。可是你们刚刚,都不肯叫我,也不肯抱我。看来是不喜欢,那我只好改变主意,送给校铁柱和校铁蛋啦!”

两个小宝贝儿当然不依,他们立即抱住校嘉华,一左一右黏在她身上,在她耳边比赛似地喊“娘”。

一个比一个声音大,一个比一个热情。玩具是次要的,主要是真的想她了。

“好啦,我的耳朵都快被你们震聋了。”

校嘉华亲亲两个孩子,把两只小青蛙塞到他们手里,“去玩儿吧。”

校大宝和小石头得了宝贝,立即笑逐颜开,早忘了示威抗议的事,蹲到墙角比赛去了。

崔丽芬见箱子里的东西千奇百怪,忍不住责备校嘉华,“你去上海,带些特产、药材回来就算了。怎么还收了人家这么多丝绸,化妆品?还有,你手上带的戒指又是怎么回事,得多贵啊!”

闺女的戒指实在亮眼,刚刚她一进门,崔丽芬就看到了。

校嘉华实话实说:“买戒指,是因为白恪言说了,下个月月底,等我过生日,他就请个长假,回青河村办婚礼,摆酒席那种!”

崔丽芬听了大喜:“女婿真的愿意回来,摆酒席?”

难怪她激动。在农村,摆酒席对于结婚的意义,要远大于领证。

毕竟,领了证还能悄无声息地离婚。但是摆了酒席,那就相当于全村见证,指天立誓,天地为盟了。

校嘉华笑着点点头,“比珍珠还真。所以,二婶特意送了几匹丝绸,就是让我拿回家,做两套像样的喜服。”

“应该的,应该的,穿的用的,铺的盖的,里里外外,都要换新的!”

崔丽芬激动又紧张,她盘算着,“还有一个多月,就是你的生日,时间太赶了!我这就去找你爹、你哥嫂,还有主婚、证婚人……咱们一定要把婚礼办得风风光光,漂漂亮亮!”

说着,她脚下生风,喜滋滋去请人了。

校嘉华:“……”

完全不征求她这个当事人的意见,真的合适吗?

校家入赘的解放军女婿,下个月要回来办婚礼,这件事像是插了翅膀,不到两天,就人尽皆知了。

七大姑八大姨,远房的近房的亲戚,都忍不住来向校家人道喜。校嘉华出去串个门,都会有小孩子围着她,笑嘻嘻喊“新娘子”,调皮地讨喜糖吃。

只有校大宝和小石头护着老母亲,气呼呼说“没糖,没糖”。

青河村这两年,太久没人办喜事。难得有这么一桩,新郎和新娘一个是解放军,一个是凭本事走出农村的大公司经理。喜上加喜,全村男女老幼,难免都跟着狂欢。

校嘉华被这些热情和祝福包围着,感染着。渐渐地,她也开始期待,自己穿上喜服、真正成为新娘子的那一天。

好不容易,等到十二月。

月初,冬天的第一场雪,悄无声息地落下来。

飘雪这天,校嘉华终于接到,白恪言从基地打来的电话。

确切地说,那是一个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