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缠绵(1 / 2)

公安同志的办事效率很高,很快将李翠枝、牛广坤,以及他的喽啰们一伙查办。等待他们的,将是正义的审判,和应有的刑罚。

恶人得到惩治,校大宝脸上的伤也恢复了,还好没有留疤,他又变成了活泼精神的小学生。

回到学校,小同学、小伙伴们都很担心,他被牛泼皮抓走,是怎么逃出来的。

校大宝润色了和坏蛋斗智斗勇的过程,还不忘总结,“后来,都是解放军爹爹救了我们!”

是的,每每想起在医院的惊心动魄,校大宝就会觉得,那一天,站在坏人对面,保护他们的白恪言,就是一个脚踏七彩祥云的盖世英雄。

和牛广坤搏斗的时候,白恪言的手臂也被划伤了,校嘉华每天晚上都要帮他换药。每次换完药,夫妻俩刚要说几句贴心话,小石头就会哭着打断他们。

是的,小石头的情况非常糟糕。

出院一周了,小石头依然会在睡梦中惊醒,看到最喜欢的大白兔奶糖,他也会大哭不止。校嘉华只好把他抱进自己的卧室,白恪言反而要和校大宝挤一个房间。

不过,小石头和校大宝一样,不仅不再害怕白恪言,还对他依赖得不行。

工作的缘故,白恪言常常要看一些外文工具书。两个小家伙,中文都还没学好呢,就对英语产生了好奇。

白恪言被他们缠不过,只好从最简单的abc教起,还要再三教育他们,绝对不可以在外人面前表露。

偶尔,校嘉华去县里做工作交接,白恪言独自在家带娃。

奶爸不仅能和小儿子愉快相处,还骑着二八大杠,带他去镇上看大戏,顺便给校嘉华买的确良做裙子。

戏里演了美猴王大闹天宫,小石头回来学得有模有样。校大宝放学后知道了,羡慕又忌妒,一连抗议了三天,非要白恪言带自己也去一次。

等到最后的交接结束,校嘉华正式离开了供销社公司。

不过,县领导为了表彰校嘉华在工作上的突出表现,以及白恪言抓住牛广坤、为民除害的英勇事迹,又奖励这对夫妻不少好东西,其中就有一张电视机票。

校嘉华还没想好这些票怎么用,她在老家一直闲不下来。

肥皂厂的黄新萍、国棉厂的仝其芳,听说她离职后,纷纷跑到青河村,邀请她去厂里工作。

尤其是仝其芳,知道校大宝和小石头被拐受伤,都是前夫作的恶,更是气得血压飙升。她听到牛广坤被重判后,才好过一些。

校嘉华婉拒了两位厂长的邀请,表示自己目前只想照顾好小石头和校大宝。不过,她依旧看好服装外贸,让仝其芳千万不要放弃服装生产线。

“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做好产品质量,外贸公司迟早会找上门的。”校嘉华这样对仝其芳说。

又过了一星期,白恪言的伤彻底恢复,小石头晚上,也终于敢独自睡觉了。

校嘉华和白恪言得空,去劳动棚看望白忠实,顺便请郑大夫再给小石头把把脉。

白恪言立下一等功后,父亲虽然还没有被平反,但是大家都知道是早晚的事,因此对劳动棚的管理很放松。

老人们工作量减轻了,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在村里爬爬山、散散步,和当地人的生活区别不大,几乎等于变相的退休养老,精神压力也小多了。

郑大夫摸摸小石头的手臂,欣慰道:“骨头长得不错,应该不会有后遗症。”

他又逗小石头说了几句话,继续建议大人:“孩子还是有些怕生,就怕心理出什么问题。如果能换个生活环境,是最好不过的。”

校嘉华和白恪言第一时间想要了上海。上海环境更好,医疗条件也更好,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有帮助的。

可唯一的问题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校老栓和崔丽芬一定不会同意。

百善孝为先,校嘉华和白恪言都不愿让二老伤心。

.

回到家里,校老栓和崔丽芬站在院子里,焦虑地徘徊着。

“爹,娘,有什么事吗?”白恪言连忙扶他们进屋。

校老栓抽了口旱烟袋,“还是让你娘先说吧。”

崔丽芬揉揉湿润的眼睛,对女儿女婿道:“笑笑,恪言,我和老头子商量过了,你们带大宝和石头……去上海吧!”

校嘉华怔住,“娘,你们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

崔丽芬叹气,一开始,她和校老栓舍不得两个孙子离开,更舍不得校嘉华去别的城市。

可是,孙子这次被拐走,受了那么大的伤害。他们自责、内疚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一天天变老。未来,他们根本没有能力,照顾好两个孙子。

白恪言拼命把孩子救回来,老两口看在眼里,这样好的女婿,怎么可能照顾不好闺女和孙子呢?

与其为了私心绊住孩子,倒不如放他们,去更广阔的天地,为祖国事业做贡献,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毕竟,儿孙自有儿孙福。

“爹,娘,您放心,我和恪言,一定会让校大宝和小石头过得更好!”校嘉华也红了眼睛。

二老离开后,校嘉华和白恪言便着手准备,去上海的事宜。

校大宝听说这次真的要去上海了,又紧张又激动,不停地问:“爹,娘,我们要坐火车了吗?去了上海住哪呀,去了上海有肉吃吗?”

校嘉华笑:“放心吧,要啥有啥,不会让你睡大街、饿肚子的!”

其实,崔丽芬和校老栓有大哥大嫂照顾,校嘉华、白恪言也会往青河村寄钱、寄物,她并不担心校家二老,以及白父的生活。

她只是担心,闺女孙子离开了,老人肯定会寂寞,怕他们忧思成疾。

白恪言想了想:“如果家里有一台电视,他们应该会热闹一些。”

校嘉华立即想到那张电视机票,她果断去县城,买了一台飞利浦的黑白电视机。

连听个广播都要跑去大队大院的年代,电视机无疑是高科技的稀罕物。买回来这天,校家披红挂彩,全村都来看热闹了。

校嘉华直接把电视机送到校老大家,白恪言爬上房顶,帮忙架好电线,又手把手地教校国伟调试频道。

于是,这个夏天,青河村村民,围着村里第一台电视机,看到了电影《英雄儿女》,还有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七月底,白恪言和校嘉华再次前往劳动棚,告别父亲白和平,正式离开了青河村。

这天,校家人特意向村长申请,开了出村特批,一路把他们送到太丰县火车站。

来送的人很多,也包括供销社公司的老同事们,校嘉华一一和大家道别。

最后,校嘉华把前几天、还有结婚时拍的照片,都留给校老栓和崔丽芬。她握着老人的手道:“爹,娘,上海不远,想我们了就打电话!”

“孩子,不用管我们,你们要过好自己的日子。等过年,有时间了,再回家看看!”

老两口依依不舍,最后还是狠狠心,把他们送上了离开家乡、奔赴上海的火车。

.

校嘉华和白恪言回到上海,最高兴的人,莫过于二婶申茗荃。

申茗荃得知,校大宝和小石头也来了,她更加激动,放下电报,就让人收拾儿童房,又是买玩具,又是买衣服。

到上海这一天,申茗荃还亲自乘车,去火车站接他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