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辛年惯性地点点头,觉得徐老师今天的态度意外得不错,但因为平时被她怒斥过,所以还是有些后怕地问,“那我如果留在a班会让您为难吗?”
徐敏显然没料到她会这样说,愣了一下,而后干笑两声,“怎么会让老师为难呢,老师是为你考虑,你在我班里也待了两年多了,你自己说说看,有没有听过几节课?”
“那如果我接下来认真听呢?就是如果以后我在a班好好努力,不像以前那样了,可以留下来吗?”赵辛年的话里带了一丝恳求的意味。
徐敏印象中的赵辛年,虽然算不上普遍意义上的问题学生,但也绝对不会是老师喜欢的那卦乖乖仔……所以,现在突然看到赵辛年这般恳切的求学目光,她有一瞬间恍神。
这娃是打算改邪归正了?
不过徐敏毕竟当老师多年,各种“疑难杂症”也算是见过许多,这种想法很快被她否决了。
她觉得人的决心是很容易下的,但到了付诸实践时就会犯难,因为这需要很强的意志力支撑。而赵辛年从高一开始就一直是懒懒散散的状态,成绩更是肉眼可见的差,即使现在想要改变,也不是光靠嘴皮子说说就能成的。
“是这样的,你想努力当然没问题,但是选b班同样也可以认真学习啊。”徐敏尽量耐着性子劝。
赵辛年半垂下头,思考了一会儿,才闷闷地说:“可是选了b班不就不能考本科了嘛。”
听到这里,徐敏总算知道赵辛年执着的点在哪了。
在一中上本科当然不难,尽管这两年的上线率较之先前是下降了,但学校每年依旧有大批的学生过线。
但是,这不代表人人都能上。根据徐敏多年的带班经验,她觉得赵辛年这种倒数差生能考上大学都已经是奇迹,更何况本科。
“赵辛年,老师还是觉得凡事得量力而行,很多事不是你想就可以了的。你有一个高一点的目标当然是好事,但如果自己很难够到它,那目标就算定得再高也没有意义。”徐敏说得还算委婉,但表达的意思很明确了,就是做人不要太好高骛远。
赵辛年也不是傻子,她大概听出了徐敏话里的意思,只是一时半会没想好怎么回。
好在这时放学铃响了起来。
“老师呢也重新给你一张表,明天周日你再填一下,周一交给我。”徐敏把新的选班表递给她。
赵辛年接过,应了一声好。
回到教室,赵辛年本来想找唐圆圆和张冕说说话,只可惜一个因为班委开会不在,一个去操场训练了,她只好独自看着表格发了会儿呆,然后闷闷不乐地起身回家了。
凡事需要量力而行。
很多事不是你想就可以了的。
徐敏的话就像一根棒槌,一下子把她敲醒了。
她想着或许考宿江对她来说确实不切实际,很多事情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得到好结果。就像当初冲榜一样,努力了半天最后也没能赢到乐高。况且学习不比拍视频,客观成绩摆在那,倒数第一是事实,赵辛年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像平时那样安慰自己了。
她就像一只落水狗似的游荡到家楼下,停了下来,从包里掏出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