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望无法,只能道:“那毕竟是公堂之上,顾清和虽然是个烂人,但好歹也是包公的学生,小生总不好太过尖刻,对吧?”

“那若是尖刻的话,怎么说?”五爷忍不住问。

那当然是直戳顾清和是个伪君子,这人难道是第一天才知道杨家是他仇家吗?当然不是,杨家就一直住在中牟县,顾清和却已当了三年的中牟县县令,他早不报仇,晚不报仇,偏偏等杨谢祖撞到了命案,他开始公报私仇。

有本事报仇,却没本事亲自动手,还叫师爷替自己顶罪,好不知羞一个人。就这,还搁公堂上卖惨,要不是看在包公的面上,黎望早就开腔了。

就像杨氏拼命对杨谢祖好,是为了安抚自己的愧疚心,那么这顾清和所谓的报仇,也不过是因为见到杨家人,突然激起的复仇心理。

否则要是真想报仇,前头二十年呢,早干嘛去了,偏要等这么久,若是早一些,说不定杨仲康都还活着,还能报仇到正主头上。

说要让杨家人替亲人偿命,用的还是掩人耳目的法子,就是赔上何师爷的一条命,和尚义这种亡命之徒合作,也还能安安生生地当县官,以公谋私做得这么坦然,名副其实的双标狗,也好意思委屈,脸呢。

白玉堂听完这一番“尖刻”,忍不住拍桌道:“你就应该在公堂上说出来啊!惯得他!”这才是黎知常该说的话嘛,那些个什么律法大道理,哪有这个爽。

第196章 酱香

黎望倒也想说啊,可这不是条件不允许嘛,但话不能这么说,他想了想,便道:“这不是怕那杨氏跳起来打小生嘛,毕竟小生小病初愈,连跨个门槛都差点儿摔倒,可不得小心谨慎一些嘛。”

“屁,你会怕这个?”五爷闻言,当即嗤之以鼻道,“说来那杨家家风也真够糟心的,亏待亲子也要紧着养子,这又何必呢,也没见把养子培育成才啊。”

“什么时候,五爷竟还关心别人家的家务事了?”

五爷撇撇嘴,只道:“不过是闲说几句罢了,如今那杨谢祖的身世大白,也不知道杨家要如何取舍?”

展昭闻言,也难免唏嘘,谁又能想到杨谢祖竟和顾清和是亲兄弟呢,以他的眼力,还真没看出来两人的长相有什么相似之处,只圆话道:“毕竟是血脉相连的兄弟,恐怕还是会相认的吧。”

倒也不是展昭和事佬,而是他近些年在开封府办差,遇上这种认亲的情况,大部分时候都会看在血缘的面上认亲,即便本人不愿意,也会有族中的长辈来劝,时间一久,有人会动恻隐之心,有人迫于形势认亲,都是从前有过的情况。

普通百姓不比江湖人怨憎分明,开封府即便再厉害,也不好多管别人家的家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