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奔(2 / 2)

“你哪里只是杀了几个无名小卒。这祸乱朝纲的奸臣董卓,都被你一人刺杀了。”

此话一出,身旁的几双眼睛都朝他身上赶着看了几眼。下一刻便齐刷刷地起身,朝着进入营帐的公孙瓒行礼道:“主公。”

甄尧趁空隙打量了一下公孙瓒的表情,见他神情淡淡的,看不出什么心情,与这筵席之上喜悦欢快的气氛有些格格不入。

下一刻,公孙瓒却忽然笑了起来,一手拍了拍甄尧的肩,说道:“不必如此,都坐好了,咱们马上便开始了。”

话虽如此,但几人一坐下,便正襟危坐,不敢多说些什么话了。

这军宴上倒是正常,不过酒盏互交之间时常有几道不明不白的视线朝他这边看来。甄尧面无表情地在最下方喝酒吃肉,待军宴快到尾声时溜了出来。

月依然残缺着,颜色已渐渐苍白了。清辉铺泻于江面上,江上的昏水在夜中也好像变成了青色一般。江心几只游船毫无目的地左右摇晃,在岸边停靠过后转眼间又移动到江心,在风里来来回回。

悄然无声的岸边马儿嘶鸣,飞快的马蹄声显得凌乱却又有力。

甄尧勒住缰绳,转头道:“这马已经跑不起了。”

他的马只是普通的战马,跑了大半夜已经很是疲累,而赵云的照夜玉狮子只是停下来打了几个喷嚏,有些恹恹地啃食着岸边的草。

赵云摸了摸自己马的鬃毛,有些心疼,便道:“歇歇吧。”

他们自是等军宴完后军中的人全都睡下,无人巡视之时才从军营里出来。那时众人酩酊大醉早已酣然入睡,赵云与甄尧牵着马走至军营百米处才骑上马离开。

他们俩人一起坐在河岸边还沾着露水的草地上,相视一笑。

“阿尧可想好要去何处?”赵云双目清亮,仰头看向湖中的月影,心中的那股郁气随着离蓟县距离的越来越远,慢慢地消散。

甄尧沉思了一会,又问赵云:“子龙可有地方想去?”

他知赵云最近时常受到常山老家的书信,比此前的都要勤,他疑心应当是什么要紧的事情。此前他一人来到真定是赵云和他的兄长留下他,还对他多有关照,如此想着,倒多了几分忧虑。

“云想回乡探望一趟兄长和乡亲们。”赵云道。

甄尧尚未开口,赵云已经转头看向他:“阿尧,不如陪我到常山去走一趟?也作偷个清闲?”

赵云与他交情甚好,而且赵云性格温和又诚恳,与他说话时向来也是颇为亲近。甄尧自是愿意,眼下天黑不便赶路,他在系统里开了导航,还特地挑了一条近道,一直通向常山真定。

二人待马休息好了,再一次踏上了路。

再说陈留县内,郭嘉已投奔曹操长达一个月之久。他随性洒脱,做事情向来也不拘泥于规矩,军中事务也不算是上心。

只是曹操心知他有大才,却也欣赏他的行事作风,便从不苛责。反而每日同进同出,几乎是谁也不离开谁一般的亲近。

二人明面上是主从关系,实际上却更像是至交好友。夜中谈论大事,常常过了夜半还意犹未尽。说起近些来发生的事情,郭嘉不知为何提了一嘴公孙瓒与袁绍的交兵。

“此战,的确是袁本初大意了。”曹操叹了口气,浅浅地评判了一句。

郭嘉却笑了笑:“嘉想说的并非是袁本初,而是公孙瓒派出的那位小将,”他悠哉悠哉地给二人都添好了茶,天色还早,是以仍有几分意犹未尽。

“听闻他与刺董的乃是同一人,长安事发后辗转又去了幽州。颜良是何许人也,那可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名将,他年纪轻轻就斩了颜良,足见他实力强悍。只可惜他现在是公孙手下的悍将,操虽然艳羡,却也不得。”曹操向来喜爱天下英才,眼下能出谋划策者与冲锋陷阵者的确不算多,他自打算广招天下贤才,却苦于没有计策。

“主公何必叹息。嘉与那甄尧交情不浅,知他本事极高。若嘉能写一封书信去,怕他不会不来。”郭嘉浅浅冲着曹操一笑,如是说道。

“朝廷的封赏何止贵重能言?他却去公孙瓒手下做一名小将。奉孝如何肯定,就凭你一封书信,偏就能把他请了来?“曹操眯着眼睛,眼里尽是揶揄之色。郭嘉摇摇头,眼尾微扬,颇有几分自得之意:“嘉就是肯定,他一定会来。”

这厢郭嘉写了书信派人一路送到幽州去不提,却不知甄尧早已离开了幽州,不知所踪。所以他这信终究是不能送达到甄尧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