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1 / 2)

但这实属正常,谈不上谁对谁错,毕竟站的角度不同,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自然有很多偏差!

“长孙大人,说说齐王吧!”岳灵犀不愿意在岳凡这个话题上继续说下去了。

长孙无我接下来的陈述就十分简单了,齐王当年贪生怕死,罔顾前方大军不顾,带着最后的残留粮草逃回太岳。

其后,为了掩盖自己临阵脱逃的事实,又大肆报复、坑杀不少当年的知情人,甚至下毒毒杀了当年天牢中的官员,但他的确不是叛国之人。

那些被坑杀兵将的后人,有人手握当年齐王调兵潜逃的证据,这些证据陆续在岳悲秋的调查中浮现。

然后就是悲秋太子以莫须有罪名斩杀齐王,当然这又是一桩没头没尾的公案,除了当事人和当年被坑杀兵将的后人,外人只能无端揣测因缘了。

当年黑水惨败之事毕竟是帝国伤疤,时过境迁后,也不适宜将齐王临阵脱逃之事公布于众。所以,岳悲秋只能背下这个大肆杀戮的黑锅。

至此,无论是岳悲秋还是长孙无我,都将对叛国者的怀疑指向了关内侯岳无极!

第134章

瓮中捉鳖之计

这也是后来岳悲秋不断打压岳无极的根本原因所在,只是苦于始终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只能徐徐图之!

没想到,岳悲秋一朝身死,岳无极就直接起兵以「清君侧」的名义行反抗之事!

至此,双方结合完颜洪宇的一系列推断,两相印证下,已经基本能够坐实岳无极的叛徒身份!

接下来才是这次会面的重头戏,幽州和天策商议联合绞杀关内侯!

这样的大事,按说需要太子岳承秋拍板,但考虑到叶赫方向的战况变化,不可能长期隐瞒,而京城通信一来一回耗费的时日太久!

所以岳灵犀和柳不弃将谈判的目标定在了目前幽州能够很快联系,又足够代表或者说等同于岳承秋意志的长孙无我和岳函心身上!

岳灵犀带着完颜洪宇退出了大厅,接下来的事情,不适宜他这个幽州之主在场。

“长孙大人!岳无极所作所为已经触碰了太岳底线,无论天策府是否出兵,燕王殿下都已经下定决心起兵诛杀!”

柳不弃在岳灵犀离开后,没有一丝犹豫就率先抛出议题,貌似将必然出兵的底线暴露,实际上却是倒逼着占据大义名分的天策府只能出兵!

果然,长孙无我当即「慷慨激昂」的表示,岳无极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太子和天策众将更是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