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妃却是直接就红了眼睛,“靖远侯府手中若没有皇子,那等皇上百年之后,本宫便成了这宫里的太妃。到时候,皇上去了,谁还会给我这个太妃脸面,一瞬间便成了在别人手中讨生活。”
想到皇上膝下如今唯有两个皇子,太子若是被废,那唯有二皇子会荣登大宝,自己未来可不得在昭贵妃手中讨生活,熹妃不由想死的心都有了。
就退一万步来说,若淳妃这次生的是个小皇子,未来能有荣登大宝的可能,熹妃心里也是满满的不平。
她看不起徐琼的出身,可日后她很可能居于自己之上,她心里如何能甘心。
所以,归根结底,她自己膝下若没有皇子,便无从谈日后的尊荣,日后的荣宠。
想到这些,熹妃不由攥紧了手中的帕子,喃喃道:“本宫不甘心,皇上既不愿意主动临幸瑶丫头,那本宫唯有下、药这一招了。”
下、药?周嬷嬷听着,吓都要吓死了。
皇上的脾气,若是知道娘娘此举,怕是杀人的心都有的。
熹妃虽也觉着这事儿担着风险,可她到底依仗着背后有靖远侯府,皇上再是动怒,还当真能杀了自己,或者是降了自己的位份不成?
毕竟,这可是牵连到靖远侯府的名声的。
所以,手段即便是上不得台面,即便她要担着风险,她也只能这样做了。
这样想着,她开口道:“嬷嬷,今晚本宫亲自往小厨房下厨,然后你去差人往皇上跟前传了话,就说本宫知道错了,之前的事情都是本宫一念之差,还请皇上恕罪。”
周嬷嬷的目光却是前所未有的不安,“娘娘,您真要这样做吗?”
“何况,即便您今日算计了皇上,表姑娘也未必可能真的有那福分一次就怀了身孕的。”“您为此冒着这样的风险,值得吗?”
熹妃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道:“本宫不要等到成了太妃,得在别人手底下讨生活才后悔,本宫的骄傲和倔强,绝不允许本宫变得那样卑微。”
却说侍郎府
钱氏闻着自己女儿得了镇国公老夫人的青睐,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妙儿到底是有法子,如今她只要得了老夫人的怜惜,月底便是那曹家姑娘过了门,也休想作践了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