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或许是他被苏幕二话不说就翻脸的姿态给吓住了。总而言之,新皇没有很强硬的让长缨军服从命令,于是那个颁发又被拒的圣旨,不尴不尬的被郑金给带回了邺城。
而没过多久,猎须靡卷土重来了。
他是有备而来的。
猎须靡在这段时间里吞并了哊丘和谒葛,统一了北凉,然后以北凉王的身份重新召集三十万勇士,随后以燕州为据点,顺着迷津道向长缨军驻扎的雁丘直扑而来。
那时候,碎云光早就名存实亡,在战争中被毁坏的不成样子了。
从迷津道到雁丘,中间会经过不少大渊的城池。但诡异的是,猎须靡经过的地方,那些守兵像是瞎了眼,竟然连示警都没示警。
就那么让北凉大军大摇大摆的到了雁丘五十里外,到了那里,长缨军的布防才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那时,夏侯遮依然昏迷着,且正处于拔毒的关键时期。而之前因为不想与朝廷直接撕破脸,为了拖延时间,也是自觉坦荡,长缨军中能够决策的几名将领,全都应新皇的要求入朝述职去了。
群龙无首的关键时刻,苏幕再次站了出来,然后领着众人打了场漂亮的战役。
苏幕的战术很简单,因为猎须靡已经知道夏侯遮此刻正危在旦夕,且在外四处宣称他早已重伤不治,从而鼓舞士气。
于是苏幕便干脆让人穿着夏侯遮的铠甲,一马当先直接开打。
或许猎须靡能看出是假的,但那些被夏侯遮打怕了的北凉士兵可分辨不出来。
尤其充当前锋的还是谒葛哊丘的人,他们本就是被强行聚集的,一见到这煞神竟然还活着,立刻就军心涣散,四散而逃。
猎须靡被仇恨蒙住了眼睛。或者说,他对别人给出的消息太过信任。
以为此刻的长缨军军中无将,久战力疲,将会是他雪耻的大好时机。
然而苏幕的这一战,不仅将他的军队再次打散,更是直接俘虏了十几万北凉士兵。
不等消息传到邺城,苏幕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带着长缨军追击猎须靡,收复燕州重复迷津道。
前世在听甲九诉说的时候,夏侯遮心里又骄傲又酸涩。因为他知道,苏幕会做那个决定,是因为晓得新皇已经容不下长缨军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抢先占据燕州,那样才能掌握主动权。
苏幕一个文弱书生,凭借着高超的胆识手腕,说服了绝境中的长缨军主要将官。让他们决定,跟着苏公子,干了!
前世夏侯遮很怂,虽然暗地里喜欢苏幕喜欢的不得了,但却不敢说出来。
长缨军里的人只知道苏幕与少将军是过命的交情,却不知道他其实压根就是夏侯遮的命。
在雁丘俘虏的十五万北凉士兵,成了长缨军跋涉途中最大的负担。
不可能放虎归山,但大渊那边又态度暧昧,若是把俘虏交给他们,过不了几天估计就会再次出现在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