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1 / 2)

但此时正值战时,他怕玉簟舟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弱书生此去出什么意外。

他好不容易得到如此良才,怎能还未让他发挥更大的最用,便死了呢。

玉簟舟看出了他的顾虑,向前一步道:“陛下不必忧心,簟舟自小失去双亲。家中贫寒,须得自行劳作才能读书生存。”

“也正因此,跟着走南闯北的江湖人习得了几招保命的手段,陛下不必忧心微臣。臣愿立下军令状,不效,便治臣之罪!”

玉簟舟的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燕凌云若是再不同意便是矫揉造作、不明事理了。

他用力拍了下龙椅,大笑道:“好!有玉大人这样的贤臣,实在是我大燕之幸啊!玉大人的提议朕准了,愿玉大人此去一路顺风,早日得胜归来!”玉簟舟立刻领旨谢恩:“臣领命,多谢陛下。”

旁边的大臣自然是一边附议道圣上明智,一边祝玉簟舟一帆风顺。

--------------------

作者有话要说:

1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

2《过秦论》贾谊: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第25章 大燕军营

玉簟舟这次自请前去边关,最大的原因便在于根据原世界的剧情线。

主角攻受已经快要进展到由互相敌对,看不惯对方到逐渐互生情愫,向对方表明心意的时候了。

所以,他必须要加快任务进度了!

这次出使边关,既能与手握重兵的边关统帅纪雲交好,也能刚好避开那两人。

玉簟舟一路向北行了数日,终于赶到了燕军的驻营地。

因“兵报”在他之前便以水运的形式传下了,燕军已经借次将蛮夷军队赶出了好几城,此下只剩最后的了结了。

所以等玉簟舟到时,得到的便是燕军首领纪雲亲自迎接的待遇。

这纪雲纪将军也是出生世家少年有为,不肯靠家中关系在朝廷里谋得个清闲的官职。

反而独自跑到这西北边疆,靠自己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到如今也已有十年了。

这中途,纪家也不是没有派过人来寻他,可他仍就固执驻守在此处。再到后来立了军功,成了将帅,纪家的人才彻底弃了让他回去的想法。

如今这少年将军正一脸笑意的站在大帐前,待玉簟舟一下马,纪雲便快步走到他跟前道:“玉大人这一路远来辛苦了吧,全营将士听说您要来,说什么都要办个宴席好好迎接您!”

兴许是这位纪将军平日里便习惯于与将士们打成一团,没有一点将军架子。

所以他一开口,旁边的副官便立刻接话道:“是啊是啊!这次真是多亏了玉大人的计谋我们才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那蛮夷赶出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