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围观群众,就连余素娥脸上都露出无法掩饰的惊诧。
大山体贴地拍拍余素娥的手,示意她不要害怕。
大山身后,一个嗓门洪亮的小伙子跨在马上,转着圈地朝着人群大声宣告:“我们家新嫂子娶回去是要当家的,镇上的铺子照开、家里的营生也得管着。长辈们也说了,既然以后少不了随着我家哥哥四处走动,现在也没必要遮遮掩掩的……”
且不说别人作何感想,余素娥却是切切实实地红了眼眶。
大山一双眼睛从始至终就黏在自家媳妇身上,此时见了她这个模样,早就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余文俊兄弟两个从最初的惊疑到后面的欣慰,不过是瞬息的工夫。
别怀疑,这貌似潇洒实则装x的画面自然是江逸设计的,包括大山扔盖头的动作在内。
不就是给咱家新媳妇做脸么?索性做个彻底,咱就做给全镇的人看看,想念叨就让他们念叨个够!
——以上,是江逸拍着桌子说出来的原话。
好在,两位长辈也由着他们折腾,事先跟族里通过气,那边也没说什么。
就像江逸说的,反正江家这一回算是打破了成亲的老规矩,索性就让它一破到底。
等着面若娇花的新娘子被准夫婿抱上马后,娘家两位兄长也干脆利落地翻身上马,大大方方地加送亲队伍。
余家两位媳妇也牵着孩子、领着仆人坐进事先准备好的马车里,车门一关,管他外面多少闲言碎语。
围观群众再、再一次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前面那个是余家当家的大少爷吧?怎么也跟着上了马?”
“你道光是他?你看后面,少奶奶们也在车上呢!”
“我倒是糊涂了,这是哪里的规矩,女儿家成亲还有娘家兄嫂跟着的?”
“省省吧,人家从头到尾哪里讲了一丝规矩?咱们外人权当看个稀罕罢了。”
“说的也是……确实热闹。”
“可不是么,老少爷们儿今个儿算是开了眼了。”
“……”
再说大山那边,打头的十六匹枣红骏马一分为二,把两位新人护在中间,后面连串的鞭炮“噼里啪啦”应声而起,火红的纸屑落了一地,凭添几分喜气。
余家的送亲队伍缀在后面,除了直系的亲戚便是嫁妆班子,打头的头面首饰都走出五里地去了,后面的大件还堆在院子里没抬出来。
什么?你以为是人家扛工们偷懒效率低么?必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