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2 / 2)

这初春季节,有鸡蛋大小的红枣,还有这么些干干净净的干桂圆,卖的可贵可贵了。

想当初的时候,她也是在初春季节,刚刚生下眼前的这个大儿子,她那相好——高捕头,就在县城里,给她买了二两的红枣,二两的桂圆,二两的红糖,还有一斤大米,三斤的白面。

东西看上去不多,好像只有这么五样,可还是花了他一百六十多文的大钱!

要知道,高捕头当年,一个月其实也才挣300文的大钱呢!

为了让她坐好月子,他真的是舍得给她花钱。

想到过去的那些事儿,老太太刘氏就忍不住的提醒陈大明,“老大,这红枣和桂圆,一看就不是什么便宜货。我活到这个岁数了,也是第一次看见,这红枣跟鸡蛋差不多大。还有这桂圆,一看就知道是今年的新货。这外壳看上去真漂亮……”

陈大明走南闯北,当了这么多年的小货郎了。临近的各个县城,还有各个县城的十里八村,他几乎都跑过。

可是,跑了那么多地方,他也从来没有见过,谁家的红枣有鸡蛋这么大的。

“娘,三妹跟我说,叫我把这个鸡蛋还有桂圆论个卖,我答应了。而且,我也想好了买家,明天一大清早我就动身,直接上隔壁的桐镇走一趟。”

那桐镇有一户有钱的人家,他家开了三间大面馆。他家是前年娶了个新媳妇儿。可那新媳妇儿都进门几年了,肚子一直不开怀。

他先前听了三妹说,这鸡蛋枣还有桂圆适合久未怀孕的妇人吃,他就一下子想到了那赵家。

赵家是个有钱的。

桐镇也是有钱人居多。

毕竟,那个桐镇到处都种着桐树。镇上的很多人都是靠着桐子油起家发财。比他们这里,要强的太多。

自己挑着一些枣子桂圆去卖,想必一天就能卖完。

老太太刘氏听了陈大明做了这么一番打算,她是完全赞成的。

“老大,就照你说的办!”

说完,老太太刘氏的肚子,便发出了几声咕咕的响声。

听见自己老娘肚子在叫,陈大明就赶紧的拿了一个筷子,叫她把那坛子的鱼,都给吃了。

“娘~,三妹这做饭的手艺,那真的不是盖的。趁着鱼还是热的,您就赶紧的吃了吧……”

老太太刘氏闻了这么久的香味,其实早就嘴馋了。

她想了想,就叫陈大明赶紧的把他自己的碗拿出来,她再给他分点。

母子两个躲在灶房里,把那一坛子的鱼肉鱼汤,都吃了个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