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页(1 / 2)

谢苗儿还在组织语言:“也不是不开心吧,就是、就是有些奇怪……”

她终于想到了合适的词来描述:“有些局促不安。”

是的,在自己的亲妹妹面前,他很局促不安。

陆怀海轻笑,低低的笑声被雨声盖住了,让谢苗儿几乎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他说:“你看出来了。”

“为什么呢?”谢苗儿不明白。

如果说他与爹娘的关系很僵,是因为他们想要逼迫他走他不想走的那条“更安全”的路,那在自己妹妹面前局促,又是因为什么?

“想听吗?”他问。

谢苗儿当然想听。

在百年后,她曾疯魔了一般去看所有有关陆怀海的记载,无论是正史县志还是逸闻。

陆怀海的一切,她都想要了解。

可是她却摇了摇头,认真地反问他:“小少爷,你想说吗?你想说,我就想听,你若不想说,我也不想听。”

这是一个出乎陆怀海意料的答复。

她对于他有着一种近乎于崇拜的热衷,他虽然不知道这股热衷的来源到底是报恩还是旁的什么原因,但他本以为她肯定会一口咬定想听的。

“我想说。”

伴着雨声,谢苗儿听到了一个故事。

彼时鞑靼吃了大败仗,辽东上下一片欢腾,没有好好过年的遗憾让大家格外想过好元宵,十一岁的哥哥偷偷带着六岁的妹妹去看花灯,人头攒动中也不曾松开妹妹的手。

他们的爹在战场上杀敌无数,哥哥和妹妹被想报复威胁的人盯上了,打晕塞到了麻袋里带走。他们的家人发现得很快,贼人发觉不对要脱身,许是因为妹妹身量更小好藏,她被贼人掳走了,哥哥被丢了开来。

再后来,妹妹虽被救了回来,可是却再也不可能像之前一样,摇着哥哥的胳膊要他带自己去看花灯了。

怪不得……谢苗儿静静听完,心里很不是滋味。

可这又能怪得了谁呢?

于苏氏而言,她能怪自己的丈夫杀敌太猛,才惹来敌虏报复吗?她能怪儿子一个小儿郎没有护住妹妹吗?

都不能。

可是凭心而论,心里又如何一点都不介意呢。

谢苗儿想得出神,连陆怀海何时站到了她的身前都没有发现。

他神情淡淡的,“走吧,雨小了很多。”

谢苗儿仰头,他的身后是朦胧的细雨。

这个角度看他,他显得更高了。

她猛地站了起来,问了他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小少爷,十一岁的时候,你多高呀?”

陆怀海猜了很多她听完后可能给出的反应,却没想到她会这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