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又出问题了……感谢在2022-05-03 20:52:35~2022-05-04 22:07: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看怡情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8章
谢苗儿仍旧沉浸在震惊之中无法自拔。
历史的赢家, 在继位之初就为陆怀海平反洗冤的下一任帝王宣乐帝,表字就叫成兰。
表字多为平辈所呼,哪有敢呼皇帝表字的平辈?所以皇帝大多是没有表字这个东西的, 也免得下头的人多几个要避讳的字。
但是这个皇帝不同, 他行事荒诞不经, 常与朝臣兄弟相称;不许后妃称他为帝,只许叫他的字;批奏折的时候也不盖大印,只盖他自己那方小印。
是以, 谢苗儿对这两个字印象极深。
莫不是巧合?
但是……
福至心灵的瞬间, 从前读史不能理解的细节全部都对上了。
谢苗儿记得清清楚楚,宣乐帝是今上的第七子, 因生母惹了皇帝厌恶,三岁就因“命数相克”一说被送到了陪都, 后不知因何缘故流落江淮一带几经辗转,直到弱冠才被接回京中,被封安王。
回京后,安王几乎是被立即卷入了太子之争中。
或者说这就是皇帝接他回来的用意。
而陆怀海被视作他的乡党,在后来崭露头角后毫无悬念的被人视作安王一派,他被打压得最狠的那几年,也正是安王落于下风的时候。
谢苗儿知道同乡在朝堂上一直是一股拧不开的力量, 出生于何地、或者说于何地做官,这种地域间的划分、结党, 无论哪朝哪代都没有少过。
但是她之前一直不能理解, 为何陆怀海只是和那安王只是在同一个地方待过,就被人视作了乡党?要按这么个说法的话, 那岂不是整个江淮的官儿都是安王的后盾了?
现在她终于明白了。
或许他们早就相交相识。
这种情况下, 想再独善其身, 那是不可能的了。再不站队,那就是两边都要排挤。
真正的纯臣本就是理想状态下的设想,何况邕朝武将势力本就弱于文臣,没个靠山指不定哪天就背锅死了。
可意识到陆怀海和未来的新帝是旧友之后,谢苗儿更是痛心疾首。
但凡熬过最后两年,不要在那时冒头,等到他继位登基,除了犯上作乱,再想做什么不能呢?有什么抱负施展不得?
牵扯到皇权倾轧后,事情好像远比她所以为的要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