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2)

这人曾在京城武学中求学,成绩优异,对武科举颇有自己的心得。

原本谢承想邀请这人去军中当参谋,不过姜润山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了,实则对这朝堂心灰意冷,不愿再出山。

顾焕让陆一鸣前来拜师也有试探之意,对方不见他们这些昔日的友人,是不想他们受牵连也不想因为怜悯而受接济,但他不想见人日益消沉,便推荐了个中间人,这样抵触也会少一些。

窸窸窣窣的声音从里面响起,还有压抑着嗓子的几道咳嗽声。

良久后,一声沙哑沧桑的声音从门背后响起,边说边咳:“你找谁?”

“小子陆一鸣,经顾焕介绍前来拜访先生。”

门背后一阵响动,“嘎吱”一声,斑驳的木门拉开一条缝,背后的人影显露出来。

这人体型比他矮五公分,身材消瘦,略显病态,他年岁约三十出头,这样的岁数应是意气风发,但此人两鬓已半白,毫无精神气。

不像是个武生,倒像是个书生。

陆一鸣打量对方时,对方也在打量他,身体健硕而不粗犷,眼神犀利又拘着笑,气度不凡,不像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子。

他对陆一鸣的初印象不错:“你就是那位要考武科举的农家子?”

“正是。”

“信物我看看。”

陆一鸣拿出顾焕给的一柄手掌大的小剑,递给对方,对方仔细辨认后侧过身:“进来吧。”

那柄小剑并没有还给他,这人落锁后,什么都没说,自顾自朝里屋走去,也不管他有没有跟上。

这屋子破旧程度与他们的老房子相差无几,甚至更为残破一些,不过院里院外的东西倒是收拾得非常干净清爽,那几棵梅花树更是不错。

既然对方不催,陆一鸣慢悠悠地跟上,顺便四处打量一番,好对人有个大致了解。

都说看一些细节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这位武生不像是大大咧咧的人,怕是个心思细腻的。

姜润山在上位坐下,示意陆一鸣随意,他生咳了几声,平缓后也没有绕弯子,直接切入正题:“骑射如何?”

“未曾涉猎。”

对方眉头轻皱,继续问:“武经七书可曾背熟?”

“未曾涉猎。”

姜润山抬头仔细打量陆一鸣,眉间的川字多了不少条:“技勇呢?”

技勇分为两项,一项为武力比拼,也就是抡使刀枪器械,另一项为拉弓举重,而陆一鸣力气尚可,刀法也不错,至于长短|枪,没耍过,现代只有手丨枪。

陆一鸣瞧了一眼这人的身体状况,应该不会被他气到背过头去,实话实说:“力和刀尚可,枪未曾涉猎。”

听闻这话,姜润山额头上的青筋直突,硬生生将那句“你什么都不会那你还学个屁”憋回肚子。

真当自己是武神下凡,无师自通吗?

到底是谁给了人这么大的信心,打算参加明年开春的解试?

昨日顾小子在门外怎么说的?说是给他找了个人才,保准他有当先生的快感,这老师还没当呢,就得先被人气死。

“15丈远,步射如何?”

“九中三。”

武科举比文科举人数少,在加之大部分选拔人员来自军队、官绅子弟和武学,普通老百姓中报名和达到要求的人少,上头直接取消童试这一环,仅设解试、省试和殿试。

如何确定解试人员?

有意向报考之人需要在年后元宵至二月上旬之间往县里报名。

当日还会有一场外试,考的是步射和拉硬弓,只有50米步射达到九中二,拉硬弓达八力之人,才允许参加解试。

陆一鸣既能九中三,这条件之一是满足了。

姜润山想了想,当场从墙壁上取下一把12力的弓递给他:“试一试,能否拉满。”

小苗在身体内,随着对方力量恢复的程度,他的身体其实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不易生病和力气大、反应快便是外显的效果。

单人扛起一头三百斤的野猪早已不是问题,至于拉弓,那更是小菜一碟。

不过他没必要暴露这么多,装着有些吃力拉满弓,坚持了几秒,还给姜润山。

“不错。”

总算有些能看的,最基础的报名是没有问题,这要是连报名都无法解决,他就算是大罗神仙也救不了。

姜润山思索片刻,递给他一把猎刀,自己则取过一把短|枪。

听闻村中人许多是猎户出生,对于刀的熟练程度会高一些,长短|枪如若不会,问题也不大,这本就是与人对抗,能赢就行。

“来,和我来对打。”

陆一鸣原本因为他一步一咳有些迟疑,但见人挺直身板在院内等他时,他放下轻视的念头。

瘦弱的雄狮也是狮子。

这场对练持续时间不长,在陆一鸣打掉他手中的武器后,宣告结束。

古代的枪出奇难缠,攻防俱佳,加之陆一鸣对这种武器的不熟悉,很容易阴沟里翻船。

好几次他靠着直觉险险避开对方的攻击才没有受伤,不过对方也趁机在他的棉衣上划了一道口子,大把棉絮飘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