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女们已经在翊坤殿等着了,复选由石氏主持,胤礽拿着名单去让康熙看,她便来到了翊坤殿。胤礽与康熙走进翊坤殿,她与众掌眼的太妃和胤礽的三个嫔忙迎上来行礼,殿里的秀女太监宫女们也齐刷刷跪了一地。
命众人免礼,二人走进内殿去,康熙在主位坐下,胤礽坐在他左首,命开始复选。
穿着统一的宫装梳着统一发式的小姑娘们听着唱名,一个个战战兢兢地上前表演才艺,大多数都不敢抬头,偶然有一个大胆偷看的,也是很快就满脸通红低下头去。不过不管怎么说,规矩礼仪都算不错,看来在宫里的这一个月的特训没有白费。
这次适婚的宗室皇亲不少,胤礽身边要留人,老康身边说不定也会留,小九小十虽还不到大婚的年纪,可也快了,也该指侧福晋了,通过初选的秀女虽然不少,但这样一比就不算多了。石氏看着康熙与胤礽的脸色,凡是只要没出大错与太不堪的都留了牌子。
康熙兴致很高,遇到出挑的秀女,还会亲自考问一两个问题,这样一来,小姑娘们越来越紧张了,胤礽却并没有留心看。
清宫选秀,选的其实是秀色之外的东西,选的是秀女的出身、家世、品性;秀女们在宫里一个月的礼仪学习,学的也不仅仅是礼仪,而是宫里诸色人等在对她们人品行事长达一个月的细致观察。这次大挑谁能留下来,其实胤礽、康熙与负责查考的妃子们心里大致都有数。
秀女们表演的才艺大都是女工、琴棋书画、歌舞等,大多数人都十分粗浅,只是勉强说的过去罢了,连女工真做的好的都没几个。毕竟满人入关还没几年,祖先遗风尚在,让她们骑马射箭说不定还会更好一些。但选秀又怎么可能让她们去比骑马射箭。
因此连听几首拙劣的琴曲之后,忽然一首流畅优美的《江汉舒清》响起,一下子吸引了胤礽的注意力。
这次弹琴秀女唱名是黑龙江河营协办守备安晋之女乌雅氏·宁微,十五岁,白皙的皮肤,弯弯的眉毛月牙似的眼睛,黑森森的睫毛又长又翘,两把小刷子似的,颇为美丽。她弹完《江汉舒清》之后又表演了一下书法,秀丽的小楷写的是一首小令,看内容竟是自己所做的,也颇清新可喜。胤礽点点头,这小女孩不像他平常见的满人姑奶奶,倒像是汉人家的姑娘。他对这姑娘的名字有些印象,也知道她的父亲安晋,是德太妃胞弟,德太妃通过皇后求过将她指给胤祚。
康熙也连连点头,十五岁的小姑娘,能有这份儿才气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出身不高,也算难得了。
石氏见二人都满意,便留了牌子。德太妃眼中露出些微喜意。
宁微脸上也不由露出些羞怯的喜悦来,但仍规规矩矩地站起来谢了恩,规矩一丝不错。
复选惯常的规矩是一日阅选两旗,两旗能过初选的秀女并不多,正黄、镶黄两旗是天子亲领的上三旗,通过初选的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多人,两个时辰不到就挑完了。宁微的表现似乎给秀女们带来了点压力,后面没有再出现更出挑的,有四五个人被撂了牌子。
这次复选,三十五个秀女,留下了二十三个。
康熙对这个结果倒很满意,选完之后胤礽陪他回乾清宫,他道:“这次正黄、镶黄两旗的秀女都不错,有两个德容言功、出身都不差,那个乌雅氏·宁微也甚出色。”
胤礽道:“乌雅氏·宁微是德太妃娘娘的侄女,德太妃娘娘想让她指给胤祚。”
康熙想起来:“哦,是了,德妃也跟朕提过。”仔细想了想,道,“这姑娘才学出众,更难得性子柔中带刚,虽然出身有些低,但也堪为胤祚良配。”
胤礽并不赞同,倒不是认为那秀女怎么样,而是她跟胤祚是亲表兄妹,这血缘实在是太近了。只是这理由他却说不出来,因为姑表联姻姨表联姻在这里实在是太常见了,姐妹共侍一夫、姑侄共侍一夫都比比皆是,康熙本人的后宫里就不只一对姐妹姑侄。
因为他跟胤祚太亲近,胤祚已经二十岁了还连个侧妃都没有,宫中已有尘嚣流言,乌雅氏是德太妃自己看中的儿媳妇,求到了皇后跟太上皇跟前,他无故驳了,更不知要被传成什么样子。
限于选秀制度、祖宗规矩和满汉不通婚的禁令,清朝皇室宗亲挑选媳妇儿的范围其实很小,只能在八旗挑选,历届秀女的人数都多不到哪里去,整体质量自然也很有限,因此这一届在胤礽看来只是平平的秀女已经让康熙很满意。
“这届秀女都尚可,我看到复选的名册里还有皇后的堂妹?”
胤礽略微有点印象,道:“是。”
康熙点了点头,道:“石家的家教是好的。”石氏十五岁嫁给胤礽,从太子妃做到皇后,为人行事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个“不”字,长辈同辈小辈里更没有一个不喜欢敬爱她的,连胤礽有时都免不了会做错些事情,但她竟然从来没有出过一丝差错。
胤礽以为康熙想把那个秀女指给哪个兄弟,略微有些迟疑:“皇阿玛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