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1 / 2)

黄奇喘了一口气,擦了擦脑门上冒出的汗。

刚才那一瞬间,他还以为工作出现重大纰漏了,竟然连嫌疑人在公安局附近出现过都不知道。听大姐这么一说,倒也正常。

冬天的事,距今起码三个月了,他们查嫌疑人行踪的时候,并不会回溯到那么久以前的一个细节。

只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情况,心里的一根弦还是绷了起来。

“来得这么频繁,有什么规律吗?”

“规律嘛。”大姐掰着手指头回忆,“老在上午十点多的时候来,算不算?”

“当然算,这很重要。”陆洵表示肯定。

如果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以这样固定的频率出现在某个地点,那么他们通常会推断,他在附近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种事情可能是日常而琐碎的,比如在附近工作,就医,或者别的什么理由。在很多情况下,它未必和案情有直接的关联。

但是,基于这个地点的特殊性,就令人不能不多留一分警惕了。

一个刑满出狱的人,在一两个月内频繁在公安局附近流连,会是什么原因呢?

“您觉得,他还有什么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吗?”陆洵问。

看得出来,大姐是个热心人,非常愿意配合警方的工作。她仰头翻着眼睛,仔仔细细地回想,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我想不起来什么。他这个人特别普通,看着和其他顾客没有区别,也是因为那阵子他总来,挑的还是空闲时候,不是早晨人挤着人的时间,所以我才能记得住他。”

“他一直都是一个人来吗?身边没出现过别的什么人?”

“没有,一个人来,一个人走。”大姐很肯定,“所以也没什么话,顶多就是我给他送餐的时候,他点点头,吃完了在店里坐一会儿打发时间,到中午的时候再走。要说还有细节……”

江桃认认真真,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她,“大姐,您再帮忙回忆一下?”

“那就有一个。”大姐说着,从旁边的点餐台上拿过一本菜单。

菜单有十几页,做得还挺厚重,但她非常熟悉,一下就翻到了准确的那一页。

她手指着的地方,印的是一碗拌面。看起来比较重口味,红油香辣的那一种,顶上撒着些豆角、肉丝,显得很朴素家常。

旁边的字写着:茨阳拌面。

“他爱吃这个,自从发现有它,每回来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