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改造(2 / 2)

尽管没查出什么,可他一想到大哥唯一的儿子在自己眼皮底下,跟着一群狐朋狗友厮混,就觉得对不起从小颇为照顾自己的大哥。

林父自觉失职,不由有些内疚。

林清许却没让他的内疚持续多长时间。

她从荷包掏出一万块钱,塞进林父手里。

“这钱算我对弟弟的一份心意。”

林父不解,将钱还给她,“好端端的,你弟又不缺吃喝,给他这么多钱干嘛,未免拿去跟人学坏。”

林清许没收下,反而提道:“我记得爸爸你说过,堂叔以前也很调皮捣蛋的,后来去当兵回来,整个人跟劳动改造似的,气质品行什么的都焕然一新了。”

堂叔是爷爷弟弟家的儿子,因为爷爷是入赘女婿,两家不住在同一条村,但仍维持着联系,逢年过节也走亲戚。

反正林清许的父辈这一层,关系还算亲密。到了他们小辈,才开始略有生疏了。

林清许只有过年才回农村一趟,对村里的各种亲戚记得不太清楚。唯一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这位参过军的堂叔了,时常被老爸当榜样拿来说。

她解释道:“以前你说怕我在城市待久了不接地气,就让我在农村呆了几个寒暑假。还记得吗?”

林父品出味来了:“你是想让你堂叔管教保国?”

林清许眨眨眼:“也不能说是管教吧,是体验生活的艰辛。保国在自己家里,大伯和大伯母都不让他干活,就知道给他钱出去玩,久而久之就学不会珍惜了。”

林父也知道,确实是这个理。林保国原本在农村上的初中,眼看着在爸妈眼皮子底下没啥出息,他这个二叔才想着将侄子提溜到自己身边,看能不能改好。

没想到进了城,他反倒是愈发胆大包天起来!

林清许见父亲不反对,顺水推舟道:“我想着堂叔他们家,跟我们属于不远不近的,肯定能狠得下心肠让保国干活。不如给点生活费,拜托他们管教一段时间,下地插秧、扫扫猪圈、铲铲鹅屎什么的,劳动改造嘛,过几个月他就能慢慢感同身受长辈们的辛苦,心态沉稳下来了。”

林父摩挲着手中的纸币,十分意动。片刻后,他说道:“那也不能让你出这个钱,我和大伯还是出得起这笔生活费的。”

林清许不依,退而求其次,硬是自己出了林父的那一份。

整整五千块,足够林保国在山沟沟呆好久了。

她不出这个先手,又怎能抵消掉父亲心里头的那点儿内疚?

一直以来,林父觉得她省心,所以对她格外放心。也不知道是否太过于放心了,所以才把这份闲心放在不成器的侄子身上。

现在林清许为了关系并不亲近的堂弟贡献出自己积攒许久的零花钱,林父反倒觉得女儿太体贴了。

偏偏这样,他又关心起女儿来。以后有什么钱啊好东西啊,都要先紧着自己的女儿。

林清许轻轻叹气,继续铺垫,“爸爸你也看到了,保国文化课不行,艺术也没天赋,以后可能也就这样了。但是如果能像堂叔一样去参军,说不定还有机会搏出头。”

林父听了后摇摇脑袋,“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征兵都要年满十八岁、高中学历以上的。而且退役后也不分配工作,没有你堂叔那时的待遇。”

国家分配,确实可遇不可求。

“爸,你以前总跟我说性格决定命运。”林清许反过来教导林父,“你觉得去当兵,是国家分配工作重要,还是磨砺他的性子重要。如果他能像堂叔一样,进军队后成熟稳重起来,那就再好不过。毕竟往后几十年的人生可长着呢。”

林父彻底被她说服了。

“那就这样办吧。”他收好钱,顺手打了几个电话。

林清许在一旁听着电话内容都惊呆了,没想到她爸做得更绝,直接给林保国办理了休学手续,竟然是要现在就将他打包到隔壁村的架势了。

由此可见毒品那事对于林父的震撼有多大!

不过也好,真等到寒暑假再送过去,指不定他又闹出别的幺蛾子。

用林父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学习,即使他每天要上山割猪草,也会挤出时间埋头苦学。

所以林保国先休学半年,一边在村里劳动改造,一边看书自学,也是可以的。

而且回校后不需要留级,可以继续跟着原来的同学上课。

被抓的那群瘾君子之中,有几人罪过不大,拘留个十五天又可以放出来了。

将林保国留在村里,也算切断他们之间再次联系的可能。

说得上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