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臣告假之后,果不其然当晚顾铭隽就收到了自己父皇让人递回来的书信,信上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的就有了隐疾,还不成传承子嗣了。

顾北恒当然不会相信自己儿子不行。

即使平常顾铭隽都不怎么生病,基本用不到太医,但是每个月定时请平安脉还是有的。

所以他的身体不可能有这方面的问题,如果有,太医早就说了。

没有,就只能是他儿子故意说的。

至于原因是什么,顾北恒一时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就在那些大臣走之后给自己儿子去了信,希望他能为自己解惑。

顾铭隽也没打算瞒着自己爹,直接就在信上写明了,因为明姝年纪小,他不想让明姝承受孕育之苦,所以找了这么个由头。

再等个一年半载,他会自动痊愈,然后自然会有子嗣。

这样的理由他可以跟自己爹说,却不能跟那些个大臣说。

他强硬的不纳其她女子倒是可以。

但是因为不想让年轻的太子妃承受孕育之苦,而选择暂时不要孩子,到时候那些人不是认为他脑子有问题,不适合担当储君。

就是会觉得明姝是个祸国殃民的妖女,蛊惑的他连子嗣都不要了。

试问这样的人,他们怎么可能放心她当太子妃呢?

毕竟这太子妃以后可是要当母仪天下得皇后的。

到那个时候,这些人指不定会闹成什么样呢!

所以,斟酌下来,他自己身体有隐疾是最好的选择。

他身体有那方面的隐疾,一时半会那些大臣肯定不能嚷嚷着换了他这个储君。

他们最先反应的就是想办法给他医治身体。

就这样折腾着,他的姝儿也就差不多能孕育子嗣了。

到时候明姝一怀孕,那些人不仅不会闹了,反而对明姝这个太子妃感恩戴德。

认为明姝是女子典范,照顾太子不辞辛劳就不说了,还破除艰辛怀得子嗣。

嗯,就完美。

顾北恒收到儿子的回信,笑骂了一句“臭小子”就决定不再管这事。

左右他不管,顾铭隽一个人也能应付。

就是他挺感慨,他的人生后半生才悟出宠自己媳妇的快乐,他这儿子倒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