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要调查了解一个人,不能只看社会关系,还要看生活细节。”
“大家总觉得技术员木讷、内向、少于交际。其实只要是人,就免不了人情世故。贺总你年轻,你们不喜欢人情世故,觉得这是我们这些老东西太油腻、太市侩。但你不去了解它,有一天就会被它蒙蔽。”
谁也没想到曹隽和宋博士仅仅只是一对“烟友”。
一个是首席科学家,一个是基层客服工程师,在公司不起眼的某个露台上碰面了,他们可能一开始都不知道对方的职务、级别、年资,但是男人们的友谊有时候建立起来是很简单的,一根烟,十五分钟,就是一段特别的关系了。
警察可以把一个人的履历档案翻个底朝天。社保、医保、银行账户、社交网站账户、电话单、线上聊天记录在这个时代无所遁形。可是没有人会注意那个去透个气、发个呆的抽烟区,那个可能刑警自己都每天会去的地方,不啻为这个世界上情关系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贺见真唏嘘:“你找他合作,也是因为你们关系比较隐蔽不好查吧?”
“有这方面的原因。”宋博士回答。
“他的第二份工作也是你托人介绍的?”
“是,我亲自给维护公司写的推荐信。”
“所以你们一直有联系?”
“其实没有很频繁,我们都不太用现在的这些聊天软件和社交平台。基本上就是我出差到他那儿的时候,或者他出差过来的时候会打个电话出来吃个饭。我们甚至春节的时候都不会发节日短信。”
“你们第一次商量谋划这次坠机,也是见面谈的?什么时候?”
“两年前,那天是九月十四号,我记得。我带着团队去他们那个地方竞标。结束之后我们在机场附近的牛肉面馆里吃了一碗面,谈了谈这个事情。是我先提的,然后他答应了。”
他说得很细致,很准确,像是早就准备过一番。贺见真看得出来,他是想说的,他可能已经做好准备去派出所自首。
他流畅地回忆道:“当天其实我们就已经把大体的计划构架好了,通过快递员来联系也是当天就沟通好的。后面的时间除了沟通一些细节以外,最主要是观察梁崇正的行程安排,还有就是等一个他坐私人飞机的时候。因为他不是每次都是坐私人飞机出去,这种情况很少,而且要坐私人飞机飞到曹隽在的那个地方就更不容易有。基本上我们等了一年多的时间都是在等他。”
“你是怎么知道他的行程的?”
“其实他的行程很多人都知道,高层经常要问他的行程,因为要找他汇报工作要提前预约,他如果出差不在公司,我们都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