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2 / 2)

在各位大人积极的帮助下, 报亭的起步阶段,宣传几乎同步到位。

对于岭南的百姓而言,换了当家的,其实问题不大,反而有些欣喜,因为越人之患给解决了,但对于书生学子来说不一样了,尤其是有功名的,他们会担忧,自己的功名还有用吗?还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吗?

若是离开岭南北上,家里条件能负担得起租房,生活等的费用吗?最重要的是,再次科举,会因为户籍在岭南而被歧视无法步入仕途吗?读书入仕,已经是他们可在骨子里的路了,也是他们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是最为不安的一群人。

报亭的宣传一出,他们就在蹲守,说是官府的政策会在在这上面有解释,他们迫切等待报亭的第一批报纸了。

章少霖的第一封回信利用之前开的书肆先在江南传播的同时,也给了一份到钦州和静江府,两边立马配合其他的消息一起登上了第一批小报。

第一天营业,小报可免费获得,之后一文钱一份,若是一次订阅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更是有折扣优惠,但优惠能有免费香?更何况是第一次接触的新鲜事物,更要看看品质,因此开业第一天,小报被“抢”得十分迅速。

每个板块的标题都十分醒目,他们第一时间找到了政务板块,上面细致说明了,各地的政策等,还特意说明,了解到诸位学子的忧虑,专门开一板块进行详细说明:

愿意离开岭南去往北部发展的,到各州府衙进行登记,每人会给予一定的路费补贴,不会阻拦诸位的发展。

又说,至于朝廷是否会对岭南的考生进行筛选,他们暂且无法得知,若是考生实在担忧的,若是愿意留下的,州府会统一举行南晏的科举考试,前一两年,大纲不会偏离朝廷的大纲范围,欢迎诸位学子进行报考。

而朝廷之前的科举功名,南晏也是认可的,一视同仁。

“这没说我们岭南的考试什么时候考啊?”

“估计要后几期才出吧,不然转什么钱,”一学子一字一句仔细分析,“前两年范围参考朝廷,那就是说以后会有变动了?”

“我们本来就穷,以前的真题也买不起,没什么差别。”一寒门学子丧气道,“我就在老家待着吧,谁知道去京都考试是个什么情况,岭南这么穷都这么快安学子的心了,朝廷一点动静也没有,我哪儿敢去啊。”

“要是去还有补贴,这新的官老爷倒是真的大方。”

“什么官老爷,是原先的万宁县主,”另一个书生指着另一侧,“看这个,朝廷对万宁县主的斥责,下面还有南晏官方的回击。”

“嚯,这么不留情面?”

要说朝廷发文斥责盛棠,好歹是顾及自己的颜面的,用语都较为书面,但章少霖不一样的,他擅长的是写话本,话本讲究的就是故事的流畅性,能吸引人,官话能吸引人吗?文采特别好的可以,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呢?那就吸引不了了。

书生们自然是两边的文书都能看明白,完全是两种体验,一个就像他们考科举做得策论,一个就像是话本里的打脸现场,牵动心肠和情绪,百姓也好奇啊,书生们给百姓一念。

朝廷的:

“这什么意思啊……”

“不知道啊……”

章少霖的:

“哇!县主也会骂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