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墨试探着问道:“只是不确定,姑娘还是有法子的?”
见卓素华并没否认,只是还是不敢开口。陈锦墨也不想跟她打哑谜:“你既然说了,就一并说完。行与不行,也要知道了才能判断。”
说就说,卓素华坦然道:“若真是赤心草,我需要人试药。”
拿人试药,要担风险,成与不成还另说,更遑论现下其实有一种最安全保险的法子,只是平民老百姓难吃得上。有谁愿意冒着中毒的风险,放弃最稳妥的办法,来尝试这种?
怪不得卓素华支支吾吾的一直不肯说,两人从前是情敌,她作为医者若是出了差错,自然讨不到好。而陈锦墨若是答应她用人试药,先不说会不会乱民心,若出了岔子,她自己也好不了。
“公主若不信我,便当我没说。”
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是陈锦墨担不担得起这责任了。
陈锦墨并未立刻给她答复,而是找卞则通来,协助卓素华。也让他们一起找一找,万一那人是吃了别的药治好了瘟疫呢。
只是,运气并没那么好。平替就是赤心草,而卓素华带回来的人,卞则通也确定了。胳膊上有红斑退去的疤痕,证实确实染过瘟疫又好了,只是中毒不轻。
偏偏这一日,药材将尽,缩短用量后,这安济坊又死了三人。这一村子的人,要么苦熬着等新药来,要么试药,似乎只有这两种法子。
这时,有人提议:“反正药都是统一熬煮的,我们偷偷将药换了,他们也尝不出来。”
这话一说出口,陈锦墨还没发话,卓素华和卞则通便抢先开口将人怼了回去,医者仁心,怎能让百姓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试药送死。
陈锦墨自然也不会,不经人同意拿人试药,那和草菅人命有什么区别。
于是,她只能张贴告示,招募试药的人,再拨出一部分银子,作为试药的奖励。
饶是如此,在安济坊人员频繁调动,药材不够,又有人死了的情况下。试药这事,还是引起了众人的不安。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批人相互搀扶着要逃出安济坊。
已经安排民兵守在各个关卡,拦住百姓。然而,此时的这些病人,带着莫名的勇气与强撑的力气,纷纷举着棍子铁揪见人就打。陈锦墨临时设了三处关卡拦截,却还是被他们闯到了最后,俨然就要出了安济坊。而被安排出去劝人的卞则通和卓素华,也被逼退了过来。饶是他们如何说,百姓都不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