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善于观察发现了点什么,皱着眉头看向那陆续进场的十二个身影,暗自呐呐。“这不是那个谁吗?”
随后售票口便多出一个身影,只见他目光还在远处,却是压低声音向售票大妈问:“诶,刚才那一群人是不是北,京来的?”
大妈头也不抬。“天津来的。”
“啊?怎么会呢?”那人愣了,似乎是有些失望地走开了。
——
距离开场还有五分钟,售票处关了门,那位售票的大妈此时却突然出现在了后台。
“老楚,还喝茶呢?”
被称作老楚那人抬头看了她一眼,不明所以。“怎么了?”
“今儿来了一帮人,十二个,买了包厢票,看着像同行。”
第六十九章 楚谦声
同行?来砸场子的?
“他们坐哪儿了?”
“二楼中包厢两间,还让撤了间隔屏风。”
被称作老楚的男子微怔,这似乎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他按下打火机点了根香烟,尼古丁的气息似乎能让他大脑清醒些。片刻之后,他想起了一桩事。
“我听说那个什么双祺社明儿晚上是不是在南京有商演?”
“是的。”
男子了然,嘴边突然出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等会散了场请他们到后台一趟。”
“好……”
后台还有其他演员在,眼前这一幕落在他们眼中砸在他们心里不由得激起一圈波澜。
此刻大伙儿都能猜到那十二个同行就是双祺社的演员了,被同行盯着演出……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
有胆子大点的凑了过来。“楚老板,您认识双祺社的演员啊?”
“知道,没见过。”
“那您还让他们来后台?”
“没见过就喊来见见呗。”
——
南方和北方的相声到底还是有些不同的,活儿是一样的活儿,但中间改了些掺杂着南京方言的包袱,让双祺社这帮京津冀籍的同行兼观众听得半懂不懂。
不过从其他观众的反应来看,秦淮曲社的业务绝对算是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