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云开和叶阑并没有因为张修明的安抚而轻松几分,反而更加惶恐了。
她们俩选了「学」和「唱」,学的部分倒还不错,小姑娘在台上能放得开,学一老太太学得像模像样。但到了唱的部分……
“老师们抱歉,这题我们不会。”
两人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就低着头站在台上,等待台下导师以及其他同行的反应——必定是一阵狂风暴雨。
果然五位导师皆是一愣,面露惊诧之色。
相声演员本门儿的唱,一个是数唱来宝,一个是太平歌词。
太平歌词自然是有指定唱段,抽到哪段就是哪段。但数来宝流传至今的传统段落不多,且本就是即兴的曲艺,所以没有定具体题目,可以自由发挥。
这两人该不是抽到正巧不会的唱段了吧?
“抽的什么题?”张修明问。
骆云开怯声说:“数来宝……”
数来宝起初流行于北方,源是民间乞丐要钱的手段,一人或两人说唱,使用竹板打拍子,最初都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后来渐渐发展改进,内容有所变化,多数演唱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逐渐演变为快板书。
要说最广为流传的一段,必然是《同仁堂》,说相声的鲜少有不会的。
故而在座众人更加疑惑,这怎么会难得要放弃考题呢?
“咱们不一定要即兴编词的,你俩拆一小段《同仁堂》也成。”江祺枫语气亲和地说。
骆云开脸色变得更加窘迫,几乎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俩、我俩没怎么学过快板。”
江祺枫有些担忧地看向张修明,也不知师父会不会不悦。
果然,张修明的脸色顿时不大好看了。“不会打板儿为什么要挑「唱」?”
骆云开只得硬着头皮回答:“我们俩太平歌词唱还算扎实……”
“但「唱」不只是太平歌词。”张修明语气冷了许多。
在这样的低气压下,两个姑娘既忐忑又自责,已然花容失色。实在不好找什么借口推搪,只能深鞠一躬,再次诚恳地向众人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