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1 / 2)

面对赵明理,刘家人还是比较客气,只不过那就是嘴上功夫, 该说的好话会说,但对小孩上学的问题, 他们依旧不松口。

“学费免了又怎样, 那都是小头,大头是那些伙食费还有书本纸笔……我们家也不富裕,供不起。”

“而且又不是单单这俩孩子没读书, 我那一堆孙子孙女都没读书, 全都在家里帮忙干活呢。”

赵明理也没指望过刘家能出钱, 很干脆的说道:“毕竟是老刘的孩子, 他的孩子咱们这群战友也稀罕。你放心, 那些费用, 我们会替孩子凑齐的。”

在学校吃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自家带饭菜,学校一般也会提供开水,用来泡饭, 一种是交钱吃食堂。小孩子肠胃弱, 家里都舍得花钱送孩子去读书了, 一般也不会吝啬伙食费,毕竟价格也不是很贵。

食堂的饭菜虽然一般,但好歹能吃饱,把俩孩子送去学校,不仅能解决读书的问题,还能解决吃饭的问题,所以不论刘家怎么说,赵明理都要达成自己的目的。

两个孩子都知道姚雪薇夫妻是来帮她们撑腰的,看她们的眼神湿漉漉的,乖巧得不行。

不过大丫的爷爷却说道:“我知道你们也是好意。但家里这么多孩子,单送她们两个去学校,其他孩子怎么想。反正他们年纪也不小了,再过几年,也能找活干。只要把这俩孩子养大,我也算对得起我那死去的大儿了……”

听了对方无理要求,赵明理的脸色也沉了下来。那意思就是不太乐意,甚至还想买一送一。

承包俩孩子的学杂费,赵明理轻轻松松,但要养一串孩子,他的工资也吃力啊,没看老钱家七个孩子,家里连肉都不敢多吃吗。

再说了,他又不是冤大头。

姚雪薇也看不过眼,笑呵呵的问道:“刘大爷,今天休息日呢,怎么没看到你家小儿子。我记得鞋厂最近好像不怎么加班吧。”

“不巧,我小儿子带着他媳妇去娘家了。”刘大爷尴尬的笑了笑。

这种情况,他还能以辈分压人,赵明理也不敢拿他怎样,但他小儿子可就不一定了。做了亏心事,也不敢出来露面。

“哎哟,真不错,他们两口子好像都是在鞋厂吧。我听胡梅说呢,她原先也想去鞋厂的,结果没去成,后来运气好,被人介绍来了咱们制造厂。我还跟她开玩笑呢,说她要是想,我找鞋厂那边的人打个招呼,把她调过去……”

姚雪薇说得轻松,却点明了刘家的这个工作岗位是怎么来的,既然他们得来的手段不太正当,姚雪薇想要搅和也十分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