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界面跳了出来。
童屿记得,何女士的电脑密码是童渺的生日。
童屿在电脑桌面上找到了一个名叫“儿童学会”的文件夹,他点进去之后,发现里面全是用人名命名的一排排文件,一共两百多个。
童屿点开了一个叫【朱新宇】的文件夹,大致看了一下,里面记录了朱新宇的心理状况,和对不同事场景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最后何女士得出了结论:该儿童患有应激障碍综合征,后面都是她在阐述自己的诊疗经过。
文件基本是按照时间排列的,童屿滑动鼠标,一直往下拉,最后一个文件夹跳入了他的眼睛里,文件夹赫然写着一个人的名字:【张闵】
童屿感觉到一丝端倪,于是点了进去,看过张闵的身份信息之后,他确认这个张闵就是对他投毒,年仅13岁的张闵!
原来张闵竟然是妈妈的病人吗?
为什么和张闵对峙的时候,对方什么都不肯说?
继续往下看,何女士写着:【该儿童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逃避社交,内心敏感脆弱,缺乏自信和主见,易被人利用误入歧途。
成长过程中缺乏关心和爱护,个性被长时间压抑,我走访期间接触到了孩子的母亲,孩子的母亲是单亲妈妈,有抑郁的表现,长期对孩子实施家庭暴力和语音暴力......
该儿童心理性别模糊,与从小成长环境中缺乏父亲的参与有关。】
童屿看完了何女士的这份报告,日期落款是2020年7月18日。
童屿打开了学会的官网,并没有找到上传的渠道,倒是登录官网页面的时候,网页自动登录了何女士的会员账号。
童屿点进了何女士的头像,她在主页上看到了多篇隐藏日记,其中有一篇日记引起了童渺的关注。
【从事心理学研究已有十二年,我见过很多“问题”儿童,他们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子?我今天接触了一个病例,是一位24岁的男性,今年刚从大学毕业,主修电子信息专业,智商很高,但他属于回避型人格障碍,情商还停留在儿童时期。他热衷于研究易经和玄学,还给我展示了他手臂上的纹身,我对古老玄学没什么研究,因此没能和他过多交流。我尝试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建议他试着交一个朋友。2020年5月17日】
【2020年8月20日,我的两位病人在一次诊疗中互相认了,相差十多岁的他们竟然相爱了,一方面,我庆幸他们能找到彼此作慰藉,另一方面,我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惊人的相似,继续接触下去,可能会出现问题。】
【2020年10月15日,我遇到了麻烦,一直在尝试解决,但只能看着事情越来越恶化!不过我会尽力想办法解决。】
这是何女士的最后一篇日记,距离她出车祸只有短短5天。
看完何女士的日记之后,童屿的后背出了一身的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