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1 / 2)

因为就在他提笔挥斥方遒时,一袭浅金色龙袍的天子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后,距离很近的从斜后方看着他答题。

就像是你高考时,监考老师忽然间一言不发的默默站到你身后的惊悚感。

秦歌鼻端若有似无的萦绕上一丝淡淡的熟悉的龙涎香。

是君沉璧身上的。

第123章 病娇暴君与男扮女装的妃子35

秦歌心神晃了一瞬。

这也不怪他。

毕竟,暴君的气场不是能够被轻易忽视的那种。

定了定心神,秦歌重新沉入身心在考卷上答题,只当自己身后没有人在,继续挥毫泼墨。

浅金色龙袍的天子站在会试榜首的仕子身后,静静而立,眸光似落在那一手风骨绝佳的字上,又似落在那人的身上。

一丝又一缕微淡清苦的冷香传来,缓解着那头疼欲裂的疾痛……

一柱香的时间过后,写着策论的考卷被收上去,先天子阅览,再传阅百官。

百官们拿到策卷,难得在金銮殿上私语窃窃,时不时一副摸须点头的样子。

看来,仕子们的题都答得不错。

不过,这也不奇怪,能走入金銮殿面圣,参加殿试的考生,已经是这个国家顶尖的厉害,想来都是成竹在胸。

然而,这群仕子中间,以李太师之孙李佑廷,和青州学子暮弦歌的策论写得最好,不分上下。

李佑廷代表着老牌世家贵族,暮弦歌代表着寒门仕子。

要钦点谁为新科状元,端看天子想提拔哪方势力了。

恰巧的是,天子的最后一问,乃是民生。

李佑廷虽然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但是长居大雍皇都热闹繁华之地,就算知道民生多艰,那也多是从史书典籍或者人文地理的书中知晓。

哪里像秦歌,暂且先不说身为快穿执行者的他,什么世界都经历过,什么身份都演绎过,对三千位面的沉浮繁华之下的苍凉本质,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就这个古代而言,这出宫以来的大半年时间,他从边境贫瘠苦寒的青州到京城,一路上所见所闻,根本就不是李佑廷可比。

当然,不可否认这位李公子的才华,只是他的锦绣文章过于空泛,浮于表面,而秦歌下到土地种植,上到治理旱灾水患,都能够对答如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思路清晰且新奇,很多方法都十分大胆,是当下人闻所未闻的,听得满朝文武都一脸惊叹,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就连太师之子李佑廷本人,都时而凝眉深思自省,时而点头赞同,脸上流露出敬佩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