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大臣嘴里说着欣喜的言语,心中却有另一种想法。“果然是杨恕领军。”“老杨死矣!”

大随朝如今残兵败将一大片,只有四个卫兵力完整,不把杨恕的嫡系部队左右骁骑卫派到高句丽去,于公于私,都没天理了。只是,这“天理”之后,又有多少杀机?

来护儿很是担忧,杨広的嫡系已经只剩下了一卫,再次出征,怎么也要带上这一卫护驾,要是稍有不慎,只怕这杨広的家底就尽数折腾干净了。

“那些门阀可不好对付。”他盯着大殿中的文武百官,这些人当中,有多少人会落井下石,甚至谋朝篡位?

杨恕慢悠悠的拍着身上的衣袍,出列启奏:“远征高句丽,兵力不足不堪用也,微臣欲起兵六十万。”

“准奏。”杨広道。

文武大臣们神情复杂了,六十万?那肯定要征兵了,再计算上运输粮食的民夫,需要多少人?一百二十万,还是一百八十万?这大随的民力还有几分?天下还有多少人在种田,多少人在经商?但是,没有六十万军队,又怎么打败高句丽。

杨恕并没有回到班列之中:“微臣已有灭高句丽方略在此。”挥手,胡雪亭出列。

苏威等大佬们冷笑着看着胡雪亭,这计策肯定是胡雪亭想出来的,杨恕这是不想占人便宜,所以故意给胡雪亭扬名来了。一群文武官员屏住呼吸,淡定的等着胡雪亭开始解释灭高句丽方略,无非是谁谁谁参与,谁谁谁是陆军,谁谁谁是水军,谁谁谁殿后什么的,这种大方略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其实没什么好听的,众人只是想听胡雪亭有什么平高句丽秘技而已。

“圣上,请移御驾。”胡雪亭道,想要听详细方略,那就到皇宫门口去。

毛?一群大臣完全不明所以。

杨広点头:“准。”

浩浩荡荡中,一群文武大臣跟着杨広,到了皇宫内墙的城门之上,一瞅,一群文武大臣人人脸色大变。

“胡雪亭,你想干什么?”有大臣厉声呵斥,城墙下,十几万百姓默默的站着,期盼的看着城头。

“圣上为大随百姓报仇雪恨,御驾亲征高句丽,自然要让天下百姓知道。”胡雪亭严肃极了,“大随百姓人人关心,难道还要秘密行事?汝等视天下百姓为何物?”

数百御林军士兵大声的复述胡雪亭的话,城墙下,百姓轰然大叫:“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大臣们看杨広不动声色,懂了,早就请示过了,那你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