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也是在朝堂上摸爬滚打的十几年,那没有诚意的语气一听就是敷衍…!
反正早晚都会知道,何必计较这一时?
几人正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县令大人朱如就从路边走了过来,看向刘夫子道:“来晚了,来晚了,见谅。”
里正赶忙见礼,村民一听是县令,也都纷纷见礼,这个时代,除了面见皇上,其他时候是不需要磕头拜见的,只需要拱手作揖便可。
陈然还是挺喜欢这样的方式的,毕竟谁喜欢动不动就得给人家跪下呢?
朱如打量在里正旁边站着的陈然,一身粗布麻衣,眉间不施粉黛,却眼神清亮,神采奕奕,难怪怀德言语中不乏赞美,确实与平常的农妇不同。
朱如道:“这位夫人便是种出新品种作物的人吧?”
陈然抱拳作揖:“回大人,正是民妇。”
朱如满意的点了点头:“那就不过多寒暄了,开始吧。”
陈然应是,就去了地里,嘱咐村民要怎么收获。
其实简单的很,就是把枯萎的土豆秧子拽出来,用铁锹和镐头把土豆挖出来,捡到筐里就行了。
要不怎么有句话说人多力量大呢!
六亩地的土豆,六亩地的红薯,只用了一个中午,就彻底收完了!
陈然早早的就拿着两筐的土豆和红薯回了家里,也不管他们在地里忙活了,赶紧回家做饭吧。
三十几个人的午饭,不赶紧做可不行。
当然拿回来的土豆和红薯都是过了称的。
县令过来就是想知道这新的农作物的产量,怎么也要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不是?
陈然喊来槐子,让他赶着牛车帮忙去趟镇子上,买一些猪肉回来。就和张婶子桂花几人回到家里就开始忙活起来。
桂花怕忙不过来就去了甜婶家里,找小翠过来帮忙,甜婶一听,这么多人?赶紧也跟了过来。
陈然也没客气,毕竟…来都来了不是?
嘱咐小翠和桂花把红薯和土豆去皮,陈然又去了后院菜地,摘了满满一大筐的蔬菜。
既然是想尝尝新鲜的主食,陈然也就不想那些精致的做法了。
毕竟人太多了…实在是精致不起来。
陈然打算做一个红薯粥。
就是把红薯切成块,洗净后放入锅中,再淘一些黍米进入,添上水,盖上锅盖,锅中焖煮就行了。
土豆陈然打算做一个土豆泥,土豆洗干净后和茄子一起上锅蒸熟,然后用鸡蛋酱葱花香菜拌好,再用洗好的白菜叶子一包。大饭包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