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成捋了捋胡子:“我看云阳不错。”
石贵不解:“为何不去安陵?安陵繁华,而且我有钱,我们想在安陵生活下去不是难事。”
李大成笑道:“我自然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只是我们一家都是种地的,一想到要离开土地就浑身不舒坦。而且云阳离安陵近,坐马车也不过是一天的时间。”
石贵叹口气,“我再去和刘大麻子他们商量商量。”
刘大舅悄悄道:“妹夫,那咱们就去云阳?”
李大成点点头:“就去云阳,安陵大,居不易。手里这些银子要留着让大牛他们上学,不能因为贪图安陵的繁华就忘了咱们的初心。”
刘大舅一拍胸脯:“行,我都听你的,咱们就去云阳。等大庆他们都考中了功名,做了大官,这安陵咱们想什么时候来酒什么时候来。”
他们走到屋子里面的时候,一个矮黑的书吏抬笔,“可想好去哪里了吗?”
李大成道:“去云阳。”
书吏有些诧异:“云阳可不是个好地方,不如安陵繁华,能分到手的田地更是了了,你们可想好了,落笔就不能后悔了。”
李大成笑道:“大人请放心,我们都想好了。”
书吏在纸上刷刷写下一行字:李氏一族,自濯阳平宁县迁至安陵云阳县,家中一父一母三子五孙,共分得良田五亩。
写好后,书吏撕下纸条,又拿出一块木牌递给李大成,“好了,拿着这些东西去门外等候,到时会有人带你们去云阳。下一个!”
李大成带着纸条走出来,刘大舅接着进去,不多时也带着一张纸条出来了,“妹夫,你分了多少地?这也太抠门了,我们家这么多人就分了五亩地。”
李大成拍拍他的肩膀,“大哥,我家比你们家还多了几口人,统共也只分了五亩地。看来那书吏说的没错,云阳确实是个好地方。”
刘大舅不解,能是什么好地方,分到手的地就这么一点,都不够填饱一家人肚子的,还要再花钱买地。
石贵最后还是决定留在安陵,他家中富裕,即使在安陵也能过得很好,而且他心眼灵活,留在安陵才能找到更多的机遇。跟着石贵的那些兄弟们也都留在了安陵城,最后只有绫罗立了女户,愿意跟着李家去云阳。
绫罗想的很开,“我不过是一介孤女,身后没有什么依靠,留在安陵又能如何,还不如跟着你们去云阳。种上一亩薄田,搭个小院,这样就足以养活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