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全部沦陷。”杨恕脸色铁青,还以为是杨家的大本营,没想到竟然是敌人的大本营。
“嘿嘿,老夫一直以为圣上胡说八道,没想到竟然是真的。”高颖笑得诡异极了,整张脸的肌肉都在颤抖。
杨広当年决定迁都洛阳,明面上的原因是关中粮食供应艰难,江南供应不便,实际上流言很多,其中一种就是杨広认为关中门阀背叛了他,想要谋害他。
这种可笑的谣言,高颖曾经不屑一顾,认为是杨広脑子有病,心胸狭隘的铁证。随朝的底子是北周,北周的根据地是关中,杨恕高颖贺若弼等人的家族谁不是关中的大门阀?要是关中谋反,杨広的脑袋早已搬家了。
可是,现在看来,竟然狗屎的被杨広说对了!
“杀了那些人。”杨恕笑了,胡雪亭的名单上大多是关中弟子,一直没有抓捕,就是生怕抓贼人的公文一到,那些名单上的人就和李建成一样消失无踪。
“要是只是血洗关中就能搞定,那实在是谢天谢地了。”高颖道。附近司徒府和左相府的核心精英们忍不住看了高颖一眼,血洗关中还不够?你丫脑子有病啊。
高颖看了杨恕和胡雪亭一眼,真心希望血洗关中就能搞定一切。他心中默默的想,有时候真是怀疑啊,杨恕和胡雪亭究竟是在拯救大随,还是毁灭大随。
【作话】
2018121318:40修改错字,感谢读者“旒卿”捉虫。
2019012118:50修改错字,感谢读者“佛系等更”捉虫。
第139章
防盗:轰轰烈烈的灭亡
“……杨恕假借除贼之名,行排除异己之实……”有个年轻的官员在大殿中朗声道,眼角都不屑看向杨恕一眼。杨広端坐在龙椅上,嘴角含着微笑,一点都没有气愤,甚至关心的意思。
一群官员丝毫没有因为杨広的沉默,就认为杨広对杨恕没有丝毫的怀疑,权臣排除异己,永远是皇帝最大的忌讳,杨広肯定只是在隐忍。
“……民部员外郎胡雪亭枉顾法纪,插手刑部案件……”有臣子义正辞严,言之凿凿。胡雪亭就一个民部小官,怎么算都轮不到她去处理追捕反贼,胡雪亭带队堵在高士廉家门口,是典型的官员越权捞过界。
一群官员在人群中四下张望,没有看见胡雪亭,好几人冷笑着,只是事先得到消息,所以提前回避了?有人温和的看着杨恕,你司徒府想要个正七品的小官插手朝廷大事,关起门来内部商量,我们自然不理,谁家都有一些官职低微的子孙后代,插手高级政务的事情,但是你杨恕敢让胡雪亭公开越权处理政务,那就是天大的把柄。
有官员的袖子中,藏有详细的吏部任命官员记录,绝对没有胡雪亭被调到刑部或御史台等等部门的记录,这胡雪亭越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杨恕沉默不语,脸上笑容丝毫没有变化,也没有反驳的意思。一群官员佩服了,被人如此弹劾,竟然做缩头乌龟,这脸皮真不是一般。
“……司徒杨恕杨恕无法无天,嚣张跋扈……”弹劾杨恕的罪名立刻再次升级,所有人的火力都集中在了杨恕身上,对参与举报的高颖,以及六部尚书和侍郎们一字不提。
“……杨恕煽动百官举报他人,同僚之间情义尽失,枉顾仁义廉耻,君疑臣,臣疑君,手足相残,互相猜疑,此乃乱国之始!”举报毫无效果,副作用却不小,怎么看都是严重失误。
大殿中,弹劾杨恕的言词越来越激烈,杨恕听着百官弹劾她,始终逆来顺受,一点点动静都没有,杨恕的党羽也没有一个蹦出来反驳和辩解,只是任由百官肆意的指责和辱骂。时间久了,文武百官反而有些惊惶不安了,怎么看都太诡异。
大殿中渐渐的安静,再也没人出来弹劾杨恕。杨広悠悠的打了个哈欠:“朕有些累了,这些弹劾的奏本,就交给杨司徒处理吧。”
太监叫道:“退朝!”
文武百官心中念头急转,这是什么意思?没人以为这是杨広要表现和杨恕君臣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