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长安在屈突通的手中。”李建成眼中精光四射,屈突通老于军阵,号令严明,以太原李家如今手中的军队,想要和屈突通硬杠,只怕是胜负各半。
李神通和刘文静交换眼神,李建成这胜负各半的说法,其实是无视了一些劣势。攻打坚城,和防守坚城,哪里能相提并论?兵法有云十则围之,太原李家的军队要攻打长安,只怕会死伤惨重,却一无所得。
“屈突通以一军之力,在天水郡迎战西突厥和西域二十七国的大军,战事定然疲惫,若我等突袭长安,虽然未必能攻克长安,但屈突通腹背受敌,失去大本营,军心涣散,只怕在天水就会大败。”
“我军无需攻打,只要做出攻打的姿态,然后传信屈突通,愿意招降他,他见进退无法,唯有向我投降,这长安和关中,就不战而得了。”
李神通和刘文静微笑点头,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这点战略,其实是人人都看得见的,一点点的技术含量都没有。
李建成继续笑着:“我等想的倒是美妙,但屈突通很有可能不肯投降的。”
他一字一句的道:“因为,天下皆知,是我等招了各地蛮夷进攻大随!”
“屈突通认为太原李家和西突厥联手,又哪里敢投降我太原李家,就不怕我反手就把他卖给了西突厥吗?”
“屈突通若是不肯投降,选择了在长安死战,这损失就大了。”
李神通缓缓点头,这也是他担心的。想想长安的高高城墙,他就觉得心寒无比,这是要死多少李家的忠心战士啊,而长安附近的富庶郡县也必然会被战火毁于一旦,这夺得关中又会有多少损失?
“所以,我必须公告天下,我太原李家没有勾结外敌侵略大随,一切纯属其他人栽赃,才能让屈突通没有负担,心甘情愿的向我投降,献出关中。”李建成早已想得清清楚楚,勾结外贼这种名声,其实很容易洗刷的,喊几声抗敌就可以了。
“好!建成果然是帝王之才,有谋略!”刘文静欢喜的称赞着,心里鄙视极了,平庸,真的唯有平庸二字可以形容,若是一定要打分,冲着认识这么久的面子上,顶多给个中等偏上的评价。
招降屈突通的方式,太原李家的核心人物当中,早已不知道想过多少次了,详细的方案一抓一大把,这个方案属于最早提出的方案之一。但李建成如今是太原李家的老大,北周的皇帝,必须往死里夸奖。
李神通叹息着:“建成果然是吾李家麒麟儿也!”李建成这小子心狠手辣,必须夸奖,否则后果难料。
李建成微笑着摇头,这种好听话要是当真,那他早就实在某个小水沟里了:“洗刷名声,招降屈突通,夺取长安和关中,这只是眼前的利益,更重要的,还有长远利益。”
李神通和刘文静继续严肃的倾听。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李家此刻没有横扫天下之相,天下群雄自然不在乎。”李建成微微叹息。
李神通和刘文静有些尴尬,这话真是不好听啊,却也不得不承认。重新建立的北周,地盘其实也就是在太原附近而已,和高颖的北齐,杨広的徐州相比,北周地盘小,没有强大的军队,朝廷骨干力量也不堪入目。北周皇帝李建成,是年轻的官二代,在朝廷毫无功勋,民间也没人知晓,北周的一群门阀子弟大臣们更是默默无闻,别说民间了,放在门阀内部,几乎都没人知道。
就北周这点小局面,有意争夺天下的人,几乎就没人把他放在眼中,很多人对北周的重视,甚至不如对胡雪亭的重视。
胡雪亭打下了几个郡县,有钱有人,北周李建成打下了哪里,有多少钱和人?要不是有关中门阀余孽支撑,李建成的北周朝廷也就是和山大王一个档次,多关注一眼北周都是浪费时间。
“但这种轻视,却很快就会变化。只要我等拿下了长安,占据关中,天下震动,人人都会知道我北周。”李建成有些惋惜,称帝太早了,影响大局,后患一个个出来了。
“届时,自然会有人挖我等的老底,嘿嘿,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李建成的这个词语虽然不合适,但李神通和刘文静都知道李建成的意思。
太原李家要是有了大好地盘,具有争霸天下的真正资格,就会有一大堆人希望打击和遏制太原李家,翻李家的黑历史,造成内部的分裂,那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情。什么李家勾结流民,血洗洛阳,什么李家勾结蛮夷,入侵大随,各种有凭有据又天下皆知的谣言,会疯狂的在关中地区流传,指不定就有一个门阀子弟野心膨胀,蹦出来四下串联,想要干掉李家,自立为帝了。
“我太原李家可以不在意血洗洛阳,却不得不在意勾结东、西突厥,劫掠关中。”李建成的神色认真无比,刘文静和李神通同样认真的点头。
血洗洛阳,杀了洛阳几十万人?爱怎么算在太原李家的头上都没有关系,李家甚至可以不辩解。天下百姓会因此对李家愤怒和抵触?别逗了,遥远的洛阳的事情,关那些一辈子没有离开故乡五十里的人事?聊天的谈资而已。
太原李家的核心在关中,只要关中百姓不在意洛阳的死伤,承认了血洗洛阳,竟然是有利无害的。为毛?协助关中被屠戮的门阀世家报仇,妥妥的地方(保)护主义啊,关中人怎么会认为太原李家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