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页(1 / 2)

张须驼缓缓的点头,以后他不是雁门关的守将,而是雁门关的主人。

“雁门关内百姓,按照骁骑卫将士遗孤待遇执行,家中没人奉养的老幼妇孺,骁骑卫养之。”胡雪亭道。张须驼古怪的盯着她,竟然早就准备照顾那些人,为什么不说清楚,反而不惜激起民变。

“本座主动给与的,和他们强行索要的,是两回事。”胡雪亭盯着张须驼的眼睛,人性经不起考验,千万不能一味的迁就。

“雁门关内,所有男丁尽数征兵役,抽调补充骁骑卫的损失。我已经安排周围的流民,他们会不断地进入雁门关,同样抽走所有男丁。”

“然后,你就带军北上,出长城,到定襄,再建一城池,安置百姓。”

胡雪亭想好了一切,千年之后,内蒙古地区北牧南耕,有的是大片的土地可以种植。

张须驼点头,心里已经想好了规划,要在草原之中建立一个大大大的城池。草原中没有石头?那就学突厥人,建立土城!

骁骑卫欢呼的离去,有杨轩感在,有胡雪亭的方略,这茫然的心终于落地了。

“我们还是无敌的骁骑卫!”有士卒大笑。

“杨柱国和胡侍郎一口气扫荡了十万突厥人,长了我们骁骑卫的士气!”有士卒握拳,打得太痛快了,真怀疑之前的烂仗是怎么打出来的。

“天下再乱,有杨柱国在,我们就依然是无敌的骁骑卫!”有士卒傲然道,杨柱国重新打回并州,那是必然的事情,看谁敢和骁骑卫叫板。

……

雁门关衙署之内,张须驼和胡雪亭看着地图,周围只有一些核心心腹。

“你出手还是重了!”张须驼不在演戏,实话实说,雁门关百姓好不容易鼓气的勇气,很可能在胡雪亭的高压之下消失殆尽,那数万百姓的战死,就白费了。

“是啊。”程夭金用力点头,胡雪亭想要激发边关百姓的血勇,全民皆兵,大家一起对抗突厥人,那是好事,但是,一旦打压了,那不就白费了吗?

胡雪亭道:“我驱赶数万百姓和突厥人野战,是为了未来百年的天下。”

骁骑卫士卒大破突厥大军,很了不起吗?不,一点都不奇怪,中原人欺压了突厥百年,哪一次不是大破突厥大军的?但哪一次,突厥人不是在几年之后,又一次卷土重来的?

“生活艰难的突厥人想要中原的肥沃土地,想要结束游牧,想要种地,想要吃两脚羊,这个矛盾无法调和,要么突厥人死光,要么中原人死光,不论杀多少,他们都会前赴后继的攻打中原。骁骑卫有多少人,能打多久?”胡雪亭看着众人,别说现在唯有残兵的骁骑卫,就是满员,没有广大的中原地区支持粮草,箭矢,兵器,士卒,骁骑卫同样无法坚持多久。

张须驼等人点头,被动的防守,一直是雁门关的主要任务,但突厥人就好像是洒在泥土里的种子,怎么都杀不完,前赴后继的进攻中原地区。

“突厥人想要中原,本座却想要草原!”胡雪亭恶狠狠的道,偌大的地皮,能安置多少流民?

“有了草原,我们可以种田,不能种地的地方,我们也可以放牧,谁说汉人就不能放牧的?有了偌大的草原,天下哪里还会有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流民。”胡雪亭道。

没有田地,就开拓田地,没有牧场,就开拓牧场,中原人没有饭吃,那就让中原人有饭吃,中原人不肯去北疆,就驱赶他们去北疆,什么人权,什么困难,在生存和发展前面,不值一提。

“所有百姓到了雁门关,立刻接受军事训练,中原人要活下去,就要和突厥人玩命!”胡雪亭厉声道,军队,百姓,这种简单的分类见鬼去吧。

“必须全民皆兵,这是雁门关的唯一出路。”胡雪亭道,接受流民,向北开拓地盘,建立新城市,大规模种地,听着都是简单的事情,其实每一件都和与突厥人血战有关,突厥人怎么可能任由中原人口北迁,压缩他们的草原,进一步蚕食他们的生存空间呢?想要建城市,想要种地,想要在草原上立足,就是一场场的血战,若是百姓们不能血战,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土城,围墙,长城,碉堡,种田,流民,化草原为耕地,不断地蚕食突厥人的地盘,最终占领草原,彻底消灭突厥人。”胡雪亭指着地图,只要占领了水源,看突厥人能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