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页(1 / 2)

“你们,全部坐后面去!”胡雪亭鄙视的看杨轩感虞世基等正统官员,不懂经济的人就乖乖的坐到角落旁听,话语权必须交给佘戊戌张晓刚等管理过商号的人。

杨轩感怒了:“胡说!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自幼苦读治国之道,岂会不懂经济?”虞世基裴蕴等人用力点头,君子不言利是假的,否则君子吃什么。

“我等都是有万贯家财的。”虞世基摇扇子,别以为只有你胡雪亭白手起家,虞某自幼家贫,穷得要讨饭,不得不混在老师家里蹭饭吃,但最后富甲天下,良田万顷,可比你有钱多了。

“裴某在洛阳,本来有几个大商号的。”裴蕴微笑着,轻轻的晃着腿,论有钱,什么时候轮到胡雪亭了。

胡雪亭瞅他们,不服?“假设胡记商号有丝绸,杨记商号也有丝绸,质量相同,该如何在市场中取胜?”

杨轩感和虞世基裴蕴等人相对而笑,这种问题怎么难得倒他们。

杨轩感挺起了胸膛,背负双手,四十五度角看着房顶,慢慢的张口,道:“管家!”

虞世基裴蕴用力的点头,这种事情当然是管家做的,难道还要他们管?

胡雪亭死死的盯着杨轩感裴蕴虞世基,嘴角流出了白白的唾沫,最近当了皇帝后,智商急速下降,忘记了有事秘书干的官场通则。

“来人!拿参汤来!”再不补补,肯定要晕过去了。

“本帝要建立全天下最大的作坊,把东西卖到全天下去!”胡雪亭厉声道。

四周静悄悄的一片,到底是皇帝啊,太有豪气了,太会吹牛了。佘戊戌瞅瞅光影,跑到胡雪亭身边,小心的牵着她调整方向,这么大的牛逼不在脸上映射阳光,怎么能够显得档次高呢。“抬头,再高一点,左边一点,左边啊。”

“就是你建了几十万人的作坊,又有几个人懂作坊的活计的?又有几个人愿意去的?”杨轩感认真的提问,不是杠精,是真心的请教。能够排队领救济粮,凭什么要去干活?想干活的,又有几个是工匠出身,懂得打铁纺织绣花陶瓷的?胡雪亭的计划只怕从头到尾都不现实。

“救济粮?不愿意去?本帝有的是办法!”胡雪亭发狠了。杨轩感淡定的掏出笔墨,有办法?那就好,楚国立马照抄。

……

几千人聚集在府衙门口,等着县令老爷出来。

“难道是要发赈灾粮食了?”有人兴奋,这么多人在县城中挤着,就知道官府不能不管他们。

“可千万不要闹事啊。”有人低声提醒着亲友,亲友们淡定的点头,越国皇帝杀人如麻的事情听得多了,什么民意啊,大义啊,亲情啊,都不太好使,敢在府衙门口闹事,以为人多就能逼迫官府投降的,人头都挂在了树上。

“不要提醒别人,由得别人去死。”有人阴冷的看着周围的人,低声对家人道,这县城中的流民数量都赶上了大灾年了,稍微有点脑子就会怀疑官府的赈灾力度,让其他人死了才好。

“站直了,要拿出精气神。”有人道,站姿好了,说不定就被官老爷看中了,就算不能进入衙门当衙役,能够被官老爷指定作为难民中的小头目,负责发粥发馒头,也是好的。

听到的人暗暗点头,昂首挺胸,容光焕发。

府衙中终于有人出来了。

“是三狗子。”有难民低声道,这个名字太有乡土特色,放在官老爷的身上就有些诡异了些,令人印象深刻无比。

一大群衙役拿着刀,不断地驱赶着难民:“都过去点!”“靠近些!”一群难民见着刀剑,老老实实的挤成一团。不一刻,又是不少的人赶到,却都是当地的土著百姓。

“不是赈灾。”难民立刻泄了气,不过是官府有什么告示,刚刚提起的精气神立刻就泄了。

“越国境内,不收留任何难民,三日内,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有工作的人留下,没工作的人滚蛋,三日后,大军出动,无业者杀无赦!”三狗子大声的道。